首页 > 文化交流 > 散文

【散文天地】吴俊凯|走过那条山间小道

2021-02-28    作者:船波文艺    来源:小茶生

【散文天地】吴俊凯|走过那条山间小道
【散文天地】吴俊凯|走过那条山间小道

    那条小道经过鹤林寺院前面的阶石梯之后,便绕到寺庙的背后去了。以前,那条小道有什么用途,不太知晓,今天,似乎成了一条健身道。小城里,许多的人如我一般,常常在小道上穿行。在我的人生过程中,是哪一年第一次走在那道上的,已经记不清,但那是许久之前的事,的确毋庸置疑。反正,那时很年轻,起先,是冲着寺庙里大雄宝殿、诸神菩萨去的。年轻时,心中没有佛,佛都挂在嘴边。大约是想看看鹤林寺的佛与别的寺庙的佛,是否都一样!不明白佛就是佛,哪能有大小、高矮之分?多数的情况是,拜了佛后,都会从寺庙后门上了那条小道。但那次,我是否也去了后山走过一遭,已记不起了。

    再后来,心中有了佛,便默念而已,少了进庙合十的次数。多数的情况是,心里念佛之后,便去了后山,闲走在小道之上,望林木而绿心绿肺,摸野草而感时序迁移,坐于怪石上,与山风同缥缈,与白云同远游,思想都随意于心志,不悲不喜。

【散文天地】吴俊凯|走过那条山间小道

    偶然间,捡拾一片枯叶,默读叶子上浸透的日光、月光,也读它正面、背面经受的风雨,然后,顺着叶脉的纹路,厘清它的主脉、分脉,包括脉络拐弯的角度、弧度。叶脉再细,我也不曾放过,也要用眼光顺它一遍。当读尽枯叶的里里外外之后,我想起了叶片的昨天和明天。昨天,它在树上,无论是绿的还是黄的,都是一片风景,让人爽目,让人欢喜,成了一些人忘却不去的记忆,甚至,说不定还成了那些人的时光背景,被记录在相片的真实意境之中,永远地存在于尘世之间。明天,这片叶子,我放回泥土之上的这片叶子,不知会随风流浪到何处?也不知它会在怎样的背景之下,浑身破碎成为泥土上的一抹残渣。这样想了,便有些失禁而笑。笑自己太纵情于这尘世间的万事万物,心中存疑过多,移情过重,心里空荡不起来,有些多余。
    其实,我的自嘲在理的。尘世的过往,历来就有许多遗恨,自然的消亡与再生,有它自有的规则,人类的延续自然是恩怨情仇演绎的结果,打打杀杀、起起落落,哪个能少?甚至,在文学作品里,还有人间不足天神补刀的情形。
    那条道,在山凹之上、半山之腰,环绕、起伏于怪异的山形之中。路旁,岁月的留痕有许多许多。寺里的了翁书台,大约不是移花接木的结果,毕竟县志上,有一些文字作了记载。至于文字是金是沙,且不用考证它,姑且认了,也无妨于事实本身。而另有漏米洞的传说、易洞秋风之景、大佛笑面含慈之像、道士杨通幽旧迹,等等。
【散文天地】吴俊凯|走过那条山间小道
    漏米洞似乎也只能存在于传说之中,虽然,从乡愁情结出发,我希望确有其事,至少,它可以给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增添一点灵异趣话,然而,事实的虚拟性似乎悖论于一些基本逻辑,便令我有一点文化情感上的发冷,我不崇尚不合逻辑的怀古。但作为传说,依附一点先辈们的情怀,是合适的。它让我们想起,在这片土地上,或许有过一次特别令人惶恐的天灾,人们对米的渴求到了妄想的程度,宗教性的邪乎怪举,迎合了这种妄想。先辈无奈地接受了那般邪乎的举止。今天,这一传说,还在临邛的文化线上迎风飘摇,还在人们的意念间存留不断的追问。也许,这般文化况味,多年之后,会仍旧如此。因为,其间,有一份难于割舍的情结。特别是一次次走过那条小道之后,免不了有一些文化在心里沉浮,虽然往事已逍遥,但自古而今的心理传承,仍然有些沉重,凝止与散漫的文化气息,会与文化情结一路相随。
    易洞秋风是什么时间成为临邛八景之一的?这,我常思常问。秋风自然饱藏了文人的含悲情怀。但,是悲易洞的荒凉还是悲易学的式微?大约也无法补述,只是将之归入临邛八景,实乃让人惊讶。惊讶其文化地位在临邛文化上的崇高与悲壮。事实上,它是哪朝哪代成为八景之一的,已经无法成为文化的重点,而是它固有的文化含量,才足以灿烂于文化的峰谷。易是什么?是方法论,还是文化重要之源,抑或是哲学流派?反正,于易学的神秘之处,古人说得太多,今人谈得不少,就随了他们一道肯定吧。而曾经,这洞成了易学的研习与传播之洞,沉潜了临邛人一份孤独与苦守的心志,与西湖边的林逋作为比对,似乎更见其孤独与苦心。令人费解的是,文化为何总是与孤独、与苦心、与阴冷山谷等等很难分开?鬼谷子也躲在山谷中留得传世之言,成了文化奇皅。
    有时,我走过那条山间小道,觉得那条小道并不普通,它会引导我们走进文化的深处,会看到许多的文化风景,这些风景与中华别的文化早就连成了一片。
    路边,慈眉善面的佛像,应是临邛人记忆最多的佛神,可以说,从佛神前经过的人,都有过或仰视、或膜拜、或心念的经历,对佛法无边生过敬畏、虔诚,肃穆,也许燃香、捐资、祈求的人也不在少数。这佛传承而今的文化事实已经深远而久长了。它培育的普爱精神,大约已深入到人们心中,生出了一份份难能可贵的情感,时时流露着。有人说,这佛始于唐代,理由是,唐代社会风尚主张肥美与阔绰,而这佛呢,有雍容之态,无清瘦柔弱之感,如此推理了,便认定这佛是始于大唐的。这大约是有些道理的。换言之,这佛自唐朝开始,便布施慈悲于临邛人了。在千余年的时空中,因与果的轮回,总一直行进在临邛人的个人生命世界,暗示于尘世的风清云淡之际,开悟于个人心苦志迷之时。红尘扰扰、危机四伏的封建过程,这佛担起了多少释怀去忧的责任,让人豁达于无边苦海。幸哉幸哉,阿弥陀佛!今天,我如此写来,绝非危言于后辈。试想,惹遭遇了天涯路茫茫,百岁之间,你凭啥能迷津易渡?又怎能意志昂扬?封建之下,何处唱雄关?漏米一洞,凿于佛地,其用意者何?岂与佛神无关?
【散文天地】吴俊凯|走过那条山间小道
    至于杨通幽长安降鬼之说,且不多言。

    我行之小道,心也平和于春,气又顺畅于秋,步子轻快间感天地生气无限,步音起落处含鸟鸣啾啾之欢,仿佛远离了扰攘吵闹的尘世,仿佛有与陶氏结伴望南山之趣。然而,我的确未必能真的脱俗起来。热了,仍旧觉得竹林处甚好,凉气拂面,心绪飘忽,心思奔放,仍旧觉得依树而息甚好,可随意于蝉声,随意于虫鸣,随意于天籁的无忧无虑之间。路随山形而蜿蜒,心随山路而起伏,一切都在任意之间,没有刻意,没有迂回。红尘之事,远在路外。

【散文天地】吴俊凯|走过那条山间小道

【散文天地】吴俊凯|走过那条山间小道

阅读:167    评论:0

相关评论

0

COPYRIGHT © 1997-2020 华夏吴氏网粤ICP备13015218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