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资讯

林淑珍专栏 | 吴茂华醉笔龙山寺 |

2020-12-03    作者:林淑珍    来源:小茶生

林淑珍专栏 | 吴茂华醉笔龙山寺 |


文_林淑珍

林淑珍专栏_|_吴茂华醉笔龙山寺_|


    泉郡西岳龙山寺位于泉州新门街西段龙头山南麓,俗称龙山寺,主奉刘星君。是泉州乃至闽南地带近代仅存的全真教圣地,道、儒、佛三教融为一体,香火经久不衰。

    据有关资料记载,西岳龙山寺自明·天启七年丁卯(1627年)由知府沈翘楚始建,初名资寿寺。清·雍正二年甲辰(1724年)知府张无咎重修,同时期创办的义学成为晋江县清代六所社会义学之首。清·道光《晋江县志》载:“龙山寺,在胜得铺升文山。明·天启丁卯建,名资寿寺。国朝·雍正二年修,改今名。”1954年,龙山寺被征用为国家粮库,文革期间粮库被拆毁改建平屋,龙山寺一度成为只见文献记载而无实物的寺庙。2002年重建寺庙,即现在的龙山寺。

    原西岳龙山寺坐北朝南,双殿回廊式土木结构,配有完整的寺庙规制。沿中轴线南北走向,设置天王殿、东西两廊庑、庭院、潮汐井、拜亭、正殿等处。

    若是细品西岳龙山寺的匾额、楹联,不乏历朝历代官宦、名家手笔。例如寺内的楹联,有明末宰相黄景昉题“龙光绚烂腾佳气,山势迥环护寺门”;清·道光进士曾维桢题“龙势纡迥凭清拱紫,山容韶秀带郭襟河”;清末士绅张应铨撰、曾维桢之孙曾振仲题“西望群山都成爽气,岳宗太华长镇仁祠”等。原天王殿正上方的“镇国保民”匾额,出自清·乾隆甲戌年(1754年)泉州府同知觉罗四明手书。殿前拜亭有清·道光进士陈庆镛所书“贝叶生辉”匾额悬挂亭前。这些名人佳作均已不复存在,今有贤达人士根据文献记载重新刻录部分代替。

    寺前原有一方“龙山寺”匾额,乃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丙戌科进士吴茂华所题。据《黄龙吴氏金榜族谱》记载,吴茂华为旧时黄龙十三乡榜头村人(现浮桥街道坂头社区)。他从小父母双亡,是祖母和叔祖母把他抚养成人。吴茂华自幼天资聪慧,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不但文采超然,书法亦为一绝,故在当地有奇才之名。至今浮桥一带还流传着吴茂华与龙山寺的一个小故事。

    传说吴茂华中了进士后到河北省大名府南乐县当县令。为官多年后他回家省亲,与友人在新门街相遇,不免一番闲谈阔论又酒足饭饱。他闲步回家,突然觉得有些口渴,就在路边买了根甘蔗解渴。他边啃甘蔗边晃悠悠闲逛着,不知不觉到了龙山头的资寿寺前。只见山门口围了许多人,桌上还铺着笔墨纸砚。一群文人在互相谦虚、推让。吴茂华一问得知,原来是寺庙刚重新建好,准备更名为“龙山寺”,想请当地文人题字。在场的不乏仕宦、秀才,个个谦让,这才引来一片喧闹声。吴茂华索性坐在一旁边吃甘蔗边看热闹。等他甘蔗都快啃完了,大家还在推让。吴茂华酒劲上来,起身说了一句“让我来吧”,他顺手拈起一把蔗粕,蘸墨而书“龙山寺”三字。这三字笔走龙蛇力透纸背,风骨遒劲,登时让众人傻了眼,方知是传说中的奇才进士到访。

    吴茂华所提“龙山寺”匾额已湮灭在历史的风尘中,寺内现悬挂的“西岳龙山寺”匾额为原泉州书协主席、原泉州市副市长周焜民所题。古之风雅名人在市井留下的轶事趣闻为这一方历史名城增添了鲜活的滋味,经久弥香。
林淑珍专栏_|_吴茂华醉笔龙山寺_|
    林淑珍,笔名红豆。中共党员,高级技师,原南安市高层次人才。现主编《田中社区志》《桥南社区志》《美山关帝庙志》等地方文献。

阅读:143    评论:0

相关评论

0

COPYRIGHT © 1997-2020 华夏吴氏网粤ICP备13015218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