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考古

这个“吴姓人”被称“台湾公” 

2020-02-29    作者:未知    来源:海峡导报

提到收复台湾的历史人物,人们总会想到郑成功、施琅,事实上,有“台湾公”之称的吴英,在平定、接管台湾方面同样功勋卓著,只是知名度不高。第三届吴英文化研讨会日前在厦大召开,学者以及民间人士大力推动,争取将吴英文化打造成厦门的又一张文化名片。

吴英在台时间很短,为什么被称为“台湾公”?吴英原籍晋江,他跟厦门又有什么关系?厦门现存的吴英古迹有哪些?应该如何将吴英文化发扬光大?带着相关问题,导报记者和专家学者一道,来找寻失落的吴英文化。

曾是施琅征台副帅

吴英(16371712年),字为高,康熙初年加入清军,平定台湾则被视为其生平主要功绩之一。康熙帝后来御书“作万人敌”匾额赐给吴英,并加授“威略将军”。据厦门市吴文化研究会会长吴国荣介绍,在闽台历史上,真正被皇帝题作“万人敌”的仅吴英一人。

文史工作者文城表示,从多种史料中可以看出,施琅和吴英这两位征台的正副统帅,配合比较默契,吴英不仅协助施琅训练兵士,还参与制定战略。由于谋划周到、战术得当,加上赏罚分明、将士奋不顾身,终于攻克澎湖,取得平台战役的关键性大捷。

“吴英曾告诫施琅攻下台湾后,三则"不可为"之事:一是不可挟私报复,二则不许杀降,三是严禁抢劫奸淫”,厦门通俗文艺研究会顾问庄维明指出,后两条比较容易做到,但第一条,对与郑家有着“杀父毁家”之仇的施琅来说,并非易事。但施琅最终还是做到了,庄维明认为,这固然是施琅的个人性情使然,也可以看出吴英考虑问题很周全。

1683年,郑氏投降后,施琅返回大陆,吴英在台镇守一年有余。《威略将军传》作者吴绵普介绍说,吴英首先颁布一系列告示,安抚民心,并宣布免除三年徭役税负。此外还创办书院,岛内开始兴起捐资助学之风。针对山地、丘陵地带影响经济发展,吴英则亲率官兵下乡,鼓励民众“拓路自救”。

厦门大观院、大观书院研究员刘晓聪透露,早在1687年,台湾民众即为吴英建生祠于台湾府东安坊(今属台南),其子孙有来台者居于此祠,后改名为“吴氏家庙”,尊奉吴英为“台湾公”。

捐资重修虎溪岩寺

吴英原籍晋江,后又入籍莆田,从政后曾在福建、台湾、浙江、四川等地为官,他跟厦门的渊源颇为深厚。刘晓聪表示,据史料记载,吴英祖籍晋江,早年随父亲在厦门打零工,27岁开始从军,娶妻后入籍兴化府(今莆田)。在“三藩之乱”时期,他数次参与收复金门、厦门的战役。1698年,吴英被朝廷任命为福建水师提督,驻守厦门,直至1712年卒于任上,享年75岁。

厦门目前还有不少与吴英有关的古迹。据刘晓聪介绍,虎溪岩寺始建于唐代,吴英曾捐资重修,并聘请高僧元飞和尚主持营建,先后重建大雄宝殿、垂云楼、啸风亭、虎渡桥以及山门围墙、登山石径等,使寺貌焕然一新。

此外,坐落于将军祠40号的大观院也跟吴英有关。厦大人类学与民族学系副主任刘家军指出,大观院始建于明武宗正德年间,明末被毁,吴英在厦为官时重建,并亲塑红面大观音菩萨圣像。如今大观院不仅供奉着红面大观音,也供奉着红面的吴英将军神像。

专家建议拍吴英主题电视剧

许多学者认定,吴英是继郑成功、施琅之后,平复台湾的第三位英雄,在两岸关系史上不仅写下重要的一笔,还包含着明显的“正能量”。厦门著名人文学者彭一万表示,吴英在台、厦期间,除了勤于防务外,还做了大量益民之事,以“仁”施政、薄赋税,践行着“忠孝仁义智”的儒家道德,赢得了民心。

厦门很多学者、民间人士认为,连接着厦门与台湾的涉台历史人物吴英,应成为厦门在两岸交流方面的又一个品牌。郭志超表示,作为“美丽厦门”的发现与构建,除了生态之美、人文之美还有历史之美,现在我们的重要任务就是将失去的吴英历史记忆恢复过来。

厦门城隍庙管委会主任吴天发表示,将军祠现在几乎只剩下地名,应该恢复吴英将军祠和牌坊,让“将军祠”名副其实。吴英的在台后人吴耀旭则指出,由于条件所限,或许一时间无法复原将军祠的本来面貌。现在厦门正在修地铁,并设有“将军祠站”,因此吴耀旭建议,不妨把将军祠以及吴英文化元素融入地铁站的设计中。他说,将军祠的地标建筑已不存,但是有影像保留,将军祠原貌至今仍可考,可经等比例设计,重现于“将军祠站”外。

庄维明则认为,为了发掘吴英文化,创作一部电视剧势在必行,在涉台的历史人物郑成功、施琅、吴英三人中,前两位已有电视剧问世,唯独吴英未有。他指出,未来这部电视剧的名字就可定为《台湾公》或《吴英传奇》。

阅读:207    评论:0

相关评论

0

COPYRIGHT © 1997-2020 华夏吴氏网粤ICP备13015218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