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交流 > 论文

吴夲与安溪石门吴氏、厦门白礁吴氏渊源

2020-01-29    作者:小茶生    来源:本站原创



吴夲与安溪石门吴氏、厦门白礁吴氏渊源
――记济世救人的吴真人

                  小茶生 



   2016年9月22日,“厦门吴文化交流座谈会”召开期间,与会宗亲参观青礁慈济宫。


      吴夲(公元979―1036年),字华基,号云冲,道号吴悟真。宋代神医,俗称吴真人、花桥公,于采药时,羽化飞升,被朝廷追封为大道真人、保生大帝。
       一、两支石门吴氏
      1、吴石门村吴氏一族
      吴夲出于979年(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三月十五日,卒于1036年(宋仁宗景佑三年)五月初二。那就是北宋时期,随父母从石门村迁白礁了。
      2、现在石门村的吴氏
      吴源荣于宋开宝年间(968年――975年)迁入安溪吴埔(今凤城吾都),生五子,次子居聚生两子,长子吴喜后裔又从安溪迁德化九蔡(今有济)。元末吴敏斋的父亲鼎茂才分居安溪常乐里剑斗大溪洋尾。吴敏斋于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因避洪水,从剑斗移居石门兴建中兴祖祠。

      福建安溪感德镇石门聚居地的吴化民收藏一方刻有“明祖妣勤慈许孺人暨男泽泉吴公合葬墓”字样的墓志铭,该墓志铭石刻由当地人郑之玄(明朝进士)撰文。墓志铭记载:“墓主先世自光州固始,择胜于清溪常乐里家焉。传至宋,为真人公,从仓公啖上池,佐上帝渡活群生。”
      “传至宋,为真人公,从仓公啖上池,佐上帝渡活群生。” 这句话理解为:到了宋朝,清溪常乐里成为吴氏后人庙食祭享真人公地方(啖,食;上,先祖),像仓公一样(“仓公”是古代著名的神医,司马迁《史记》中有《扁鹊仓公列传》,《三国演义》中曹操称赞华陀医术高明为“扁鹊仓公再世”。),共同辅佐上帝(老天爷)渡活群生。这是因为吴真人死后成神,还会显灵治病,济世救人。
      李光地《吴真人祠记》说:“吾邑清溪之山,其最高者曰石门。吴真人者,石门人也,乡里创庙立祀,子孙聚族山下,奉真人遗容。”
      吴夲祖籍地是在福建安溪县感德镇石门村,幼年随父吴通、母黄氏到同安白礁乡(今龙海角美白礁村)。当年的吴弟弟吴根是否也同父母一起从安溪石门村迁到白礁村?李光地所提到的“子孙聚族山下”,是指吴本族人吗?吴在石门村的族人是何时迁往何处的?
      厦门市集美区后溪石兜“真德殿”祀奉着“保生大帝”,他是石兜吴氏的先祖,石兜吴氏是“保生大帝”的族裔,吴弟弟吴根的后裔,石兜吴氏子孙叫 “保生大帝”为“爷祖”。石兜真德殿奉祀的“爷祖”(保生大帝),是明朝时期石兜人从先祖居地白礁里背来。
      吴夲一族已有族人于北宋从石门村迁往白礁,而现在石门村吴氏是明洪武二十一年才迁到石门村的。由次可见,吴夲同现在居住安溪石门村的吴氏不是近支系,而同厦门石兜吴氏才是近支系。那吴夲一族是什么时候迁到石门村的,又是从哪里迁到石门村,属于哪一入闽支系的呢?

左起:吴雷 吴小能 吴启文 吴广凡 吴良民 吴国荣 吴俊伯 吴萍如(吴大成) 吴小平

        二、嘉贤大帝(季札)与两真人(吴猛)、(吴)三者的关系
      江苏省丹阳市延陵镇季子庙是为纪念季札而建的庙宇,春秋时吴王寿梦第四子,称公子札(延陵吴氏十九世祖),是一位与江阴历史渊源有关的古代贤人。传为避王位“弃其室而耕”常州武进焦溪的舜过山下,人称“延陵季子”。北宋皇帝敕赐季札为嘉贤大帝。远在闽南的保生大帝是什么时候请到了季子庙的?嘉贤大帝与保生大帝又有什么关系?
      春秋末年越国灭亡吴国之际,季札长孙吴濮婪携老母顾氏、妻仇氏,与一何姓逃隐至安徽歙县。其后,两家一起逃难到五湖。初至包山销夏湾,不久迁于东洞庭武峰山(也叫虎山)之南。为了躲避越人的迫害,吴濮婪隐姓埋名,改姓濮氏。
      唐宋以来,洞庭濮氏人口日益增多,开始重视家族的历史渊源。唐长庆年间(公元82l年-824年)。季札第40世孙濮孟初始创修洞庭濮氏家谱,到了北宋,又进行了重修。随着宗族的日益壮大,家谱的兴修,越来越多的濮氏族人了解了家族历史,濮氏认祖归根的意识逐渐增强。
      北宋崇宁年间(1102年―1106年),濮氏宗族推举族长濮肇为代表,出头具名向朝廷输粟赈荒。濮氏的义举受到朝廷的表扬,宋朝廷下诏征用濮肇为官。但是濮肇辞绝不赴任,仍率族人隐居于太湖边。
      靖康之乱后,宋高宗迁国渡江之际,中原残破,北方人民纷纷南迁,许多移民到濮氏世代隐居的太湖四周湖山之间开垦谋生。至此,千余年屏迹的季札长子濮氏宗族才暴光于世,渐渐地开始为外界所知。
      濮氏宗族,久屏迹于世,却一直保持吴氏先祖纯朴仁厚之风,乐善好施之德。南迁移民,闻其申明,纷纷前去投奔、依附。太湖周围七十二峰之间,
      移民无处不在。移民间尊称濮氏族长濮百为“仁义山长”,无意中濮氏族长成了这一带黎民的首领。由于移民的日益增多,需要政府出头具名治理,
      而濮氏也希望恢复本来面目,复归本姓,得到官方和民间的承认。

      元代范寅撰写的《(洞庭吴氏)世谱通考》记载,南宋嘉泰年间(1201年-1204年),族长濮百上南宋京都临安朝见宋宁宗皇帝,奏闻本族家世和移民事宜。宋宁宗听说是先贤季札之后,御笔一挥,恩准濮氏宗族恢复吴姓。
      诏书曰“这濮百既是季札之裔,避乱隐此,劳心耕耘,自食其力,困苦历世,情甚悯焉。着所在勘慰忧恤,将濮仍复姓吴,仰体国家不废遗逸之典。……”
      吴猛为西安令。性至孝。四十岁时,得至人丁义神方。继师南海太守鲍靓,复得秘法。晋武帝时,以所得秘法尽传许逊。东晋孝武帝宁康二年(374)解化于宅。宅号“紫云府”。宋政和二年(1112),徽宗封为真人。
      吴真人到底是谁,一直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晋朝的吴猛,猛是濮阳人,幼有孝行,“夏日常手不驱蚊,惧其去己而噬亲也(此事后为儒家二十四孝故事之一)”,四十岁时,得至人丁义神方,继师南海太守鲍靓,复得秘法,得白云符,遂以道术、医术行于世,后来称为“吴真君”。支持此说的附证包括广东潮阳县灵济宫、西关、赤寮、和平等地真君庙以及仙陂慈济堂均祀晋道士吴猛。明《永觉元贤禅师广录 》中的《福州鼓山白云峰涌泉禅寺永觉贤公大和尚行业曲记 》也记载:“泉州有神,曰吴真人,即晋许旌阳弟子吴猛南安产也,泉人多祀之。”;一说是宋朝的吴,出生于闽南安溪石门村,后迁到同安白礁乡,生前不吃荤,以医济世,后来也称真人。历史记载中二人都是精通道术兼医术并以道术行医济世的真人和神医。

      唐《元和郡县志》卷九光州记载:“晋安帝立光城县,理于此。”光城得名正是吴猛时代的晋朝,《光州志》所说邑名取自濮公炼丹的记载应当是真实的。濮公,又称“佩兰隐者”,善以符水医治疫疠,有“一捧神泉去百病”的传说,其济世度人的功德为后人纪念,濮公仙化后,濮公山成为当时七州八十余县的豫皖百姓的朝山圣地。濮公符水治病的法术,与吴猛符水治病如出一辙,《吴氏世谱》列吴猛为天下吴姓“祯”字一派始祖,濮公也是“祯”字派始祖,则濮公即是吴猛无疑。
     《白石丁氏古谱》中,龙海丁族三世祖丁迁过世前留有遗嘱,以诗歌的形式劝勉后人力行善事、节费济人,其第四子丁祖并为遗嘱作叙。到北宋仁宗间,族裔复请吴录遗嘱及叙于祠堂:“迨宋仁宗朝,吴真君以通家善书为吾舍再录此颂及叙于祠堂,为世守芳规。其榜末题云:天圣五年腊月吉日,泉礁江濮阳布叟吴谨奉命拜书”。从“泉礁江濮阳布叟吴谨奉命拜书”吴夲的署名来看,其自署的“泉礁江”指居住地同安白礁,“濮阳”应为祖籍。题额中可知吴夲与吴猛祖籍同属濮阳,吴是宋朝人,吴猛是晋朝人。吴夲是吴猛后代当可信(下节有再讲解)。
      三、吴夲与吴本,白礁两吴本。是否有可能吴族人,先到白礁等地,再迁石门的,后吴族人又迁回白礁?


     1、吴夲与吴本,白礁两吴本。
     唐中和四年(884年),因中原战乱,河南吴祭偕兄弟一行三十余人,往福建侯官避乱。吴祭、吴发、吴兴、吴瑞、吴良、吴斌6人分居福州、莆田、泉州、漳州、汀州等地,称为吴氏入闽六祖。吴氏族谱记载,这入闽六祖为吴猛后裔。吴夲先祖可能就在这入闽六祖之中,吴夲是吴猛后代当十分可信。
     保生大帝吴夲,有称吴本,生于公元979年。
     吴祭第十四世孙,吴本,生于南宋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原籍福建漳州龙溪白礁(即白沙),为避兵乱,于南宋理宗嘉熙元年(1237年)携眷到粤,居于潮之揭阳典溪。吴本为让子孙知道,来源是福建,固又取名吴福源。由次可见,吴祭等入闽六祖后裔已经早在唐朝时就有居住于白礁,吴学医有成,再回族人聚居地行医,是很有可能的。
     据吴福源后裔介绍,当年他们迁典溪时,就从白礁带来保生大帝,世代供奉。同在白礁,吴氏后裔又是那么敬仰保生大帝,吴福源的先祖怎么会给他取同名吴本。困保生大帝的名字可能就是吴夲。
     2、吴夲从石门到白礁,通公后裔学德公再迁石兜。
    相传明代时期的一个夜晚,“爷祖”托梦给他的族裔,说宫庙旁的一棵大榕树快倒下了,要族裔灯芯草绑红丝线去顶住,族裔感觉不可理喻,小小的灯芯草和红丝线哪能顶得住一棵大榕树?!没去做。这事让吴家嫁给邻村王家的女婿知道了,吴家女婿依照梦中所提去做,果然千万斤的大榕树被顶住了。从此以后,白礁吴氏人丁衰弱,而外孙王氏人丁兴旺。“爷祖”再次托梦给族裔“吴氏无福,白礁已属外孙得矣。你们要带着子孙向东北方向转移,直走到石上长榕树,人戴铁笠,牛下住人的地方重起炉灶,方振家声。否则,白礁吴氏千秋万代围桌不满(不超过十二户)”。眼看白礁吴氏家族一天比一天衰退,先祖吴学德依照“爷祖”的指示,从“慈济宫庙”请出“爷祖”,身背“爷祖”佛像,带着子孙直往爷祖所指方向走。到了一个三面环山,一条清澈溪水两边都是村落的叫苎溪内的地方,突遇狂风暴雨,有一卖铁鼎的,没带雨具,顺手拿一铁鼎当斗笠遮雨, 先祖夫妇见状甚喜,此正应“爷祖”人戴铁笠一语;他们急忙冒雨旁视,见一大黄牛腹下蹲着一放牛娃避雨,他们非常高兴,此又应牛下住人之嘱。雨后,先祖夫妇满怀希望,寻找四周,在不远的大溪边发现一块大石头上长着一棵茂盛的榕树。他们见“爷祖”嘱语皆应与此,便定居下来,买地建房。他们共有三子,并以“石”取社名,称“石兜”。三个儿子分为石兜上房、石兜中角和石兜下楼,后续一角落田浦。并在溪边盖一宫庙名为“真德殿”祀奉“爷祖”(保生大帝)。


      一九五八年,政府建石兜水库,石兜人被再次移民到后溪新村,“爷祖”(保生大帝)再次由族亲吴玉士(现“真德殿”管委会主任吴进兴的爷爷)从宫庙里背出来安在自家住的厅上。文革期间,石兜人想方设法保护我们的“爷祖”,把“爷祖”藏过石洞、粮食柜、床架上、睡房暗巷里等,才免遭一劫。改革开放后,“爷祖”居无定所,轮流住在新村的公厅,文山、田浦、石星、新禾的仓库(因当时移民全挤住在新村,盖的移民房屋不过住,所以于一九六三年和六四年,石兜人被再次移到前面这些村)。直至一九九年,台湾族亲寻根谒祖,由台湾新竹的石兜“保生大帝”爷祖公业会拨出资金,由“爷祖”自选址,在田浦与石星之间的风水宝地重建“真德殿”奉祀 “爷祖”(保生大帝)。于一九九二年顺利地落成。
      3、通公后裔迁台
      通公后裔学德公迁石兜,学德公十五世孙吴祯弼,字尔贲,宫章安邦,迁移到台湾。生于清乾隆壬辰年(1772年)乾隆乙卯年(1792年)中武举人,嘉庆丙辰科中武进士,奉旨敕封琉球副使。因此安邦迁台时应在乾隆乙卯年即中武举之前。吴安邦后裔现在已有五千多人。(迁台湾新竹)。 
      延陵吴氏通谱福建白礁通公派分支世系图标明“圣父通公(同安白礁一世) ― 真人,字华基号云冲(二世),同为通公源下(二世)根―庆―能―动―素―德―翰―元杞―商―文兴―怙―真祜―密才―宗嗣―丙恺―仕宗―安生―福官―国运―允恭―朝端―迎宣―唐容―穹威―惟权―正南―士换―正兴―宗显 。(迁台湾台北县,板桥镇浮洲)。
      现在,吴家族的一些历史资料只能从台湾宗亲那得知一二,一九五八年,政府建石兜水库里石兜吴氏祖厝、宫庙碑记,是打开这一个个迷团关键。

      四、济世救人的道医吴夲,民间信仰的医神保生大帝。
     1、济世救人的道医吴夲。
     道医以道为本,除了要求为医者医术精湛,更要求为医者具有很高的道德修养,有一颗济世仁心。“凡大医治病,必富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後自虑吉凶,护惜身命。”
      道医,形成于上古时期。通过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和体悟。道医通常有一定层次上的特异感知能力,因此往往能准确地诊断、但却不能向病人直说诊断的方法。道医治病,则会在形而上的精气,元神等基础上综合考量。在疾病的诊断上,除了是否存在外感内伤、情志不畅、饮食起居等原因,还会考虑到命运,鬼神,风水等原因。
      传说天圣九年(1031年)宋仁宗的母后患乳疾,太医诊治时她羞于开口,不肯让人视诊,太医束手无策,宋仁宗更是废寝忘食,坐立不安,百般无奈,只好张贴黄榜广征良医。吴揭榜进宫,并治好了皇太后的病,太后和仁宗喜出望外,十分感激,宋仁宗要赐封御史太医,他起身辞谢,要回故里道:“吾志在修真,拯救众生,荣华富贵,非我所愿。”
      道医,古代称“大医”。孙思邈祖师指出:“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部九候、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靳邵等诸部经方。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壬、并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次须熟读此方,寻思妙理,留意钻研,始可与言于医道者矣。又须涉猎群书。何者?若不读五经,不知有仁义之道;不读三史,不知有古今之事;不读《内经》,则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不读《庄》、《老》,不能任真体运,则吉凶拘忌。触涂而生。至于五行休王,七耀天文,并须探赜。若能具而学之,则于医道无所滞碍,尽善尽美矣。”

      为了净化身心,返本归元。有真传、秘传,所学一般都会明师或玄师的传承,所传的内容不会随便公开。
      孙瑀的《西宫檀越记》,也给我们带来吴学医资料。在《西宫檀越记》里,瑀追忆了其先大父孙天锡在获得吴施药治病后两人相善往来的详细经过。宋仁宗天圣四年(1026年),孙天锡食河鱼得疾,调养于家居附近的旗山居士庵。一个多月后,有一姓裴的方士,自号养真老子,年已80有余,但身着道袍,鹤发童颜,颇有神仙之概。裴养真周游到居士庵,与孙天锡相见之下,谈天说地,话语极为投机。过不多久,居住在白礁的吴悟真,“素以神医名”,听说周游于旗山居士庵的裴养真“妙契神灵秘旨,且深修炼之术”,在修道学仙上极有造诣,于是急忙涉水渡江,赶来拜访求经。裴养真一见吴悟真,就为其不同凡俗的外表与谈吐所折服,“知为超世人”,于是两人相得甚欢。在结为密友后,裴养真对自己所学毫不隐瞒,倾囊传授给吴悟真,“悉以神秘授之”。二人相处之余,吴悟真见孙天锡面带病容,即施妙手,替天锡治病,“三日而见效,半月而平复,阅三月而肢体强壮,颜色如故”。愈后,孙天锡大喜过望,要以百金酬谢,吴(法号悟真)却而不纳。于是孙、吴两人也结为深交,在裴养真走后,两人还不断地互通音信。
      道区是上至道家,下至宫观大德道士在日常生活中的经验累积,是以《道德经》中的“道”和《黄帝内经》为基本理论及阴阳五行学说为辨证施治手段,以形神兼治为手段的医学及发展出来的“道医学”流派。道医是道教在以医传教的宗教活动和追求长生成仙的修炼过程中,通过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和体悟,形成的一套具有宗教色彩或民俗文化性质的心身医学体系。 

      2、民间信仰的医神保生大帝
      自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农历五月初二日,吴登文圃山龙池岩采药,不幸跌落悬崖仙逝,“闻者追悼感泣,争肖像而敬事之”,“奏请于朝复立庙青礁,塑像崇祀”。历朝历代对吴真人的10多个封号中可以看出,“保生大帝”的封号为最高,也最切合民意,爵位上媲美尝百草的神农帝,理念上启示人们弘扬真人的“保生”精神。普通百姓的宗教信仰多寄望于“天堂”或“来世”,而吴真人的神力则全在“保护今生”,且以“治病却疾”乃保护生命,这就是吴真人的崇高精神。民间百姓对于吴的信仰和崇拜应来自于其“保生”、“护生”的精神,从而赢得了无数善男信女的广泛信仰。

    《大嶝田村郑氏族谱》记载宋代族人曾将帛书藏于保生大帝神像的腹中,曰:“帛书金字出白礁慈济宫吴真人神像腹中”。帛书的内容具体如下:“伏以神光现瑞,喜六甲之从头,岁序履端,属三阳之用事,人心胥庆,天眼若临,伏念芗火凡几年之席庇,涧溪无一念之非诚。像设庄严,孕出英标于渤海,地灵拥卫,移来佳气于湖山。毓作至和。允符精祷,伏愿寸心昭格。多福骈臻,骥子凤雏,诗礼续家传之训,鹗书虎榜,姓名联仙登之乡。谨丰疏闻,伏惟神聪洞赐。昭觉谨疏。宋理宗景定五年甲子正月元日奉香火弟子信士郑质洎室李氏疏。”这段文字明确地告诉我们,这份帛书的年代是宋理宗景定五年,由大嶝郑氏族人郑质洎以其夫人的名义向保生大帝捐献的。帛书的内容丰富,文词优美,可见撰写此份帛书的人文学修养极高。再者,这篇文章是用帛书写的,据了解,宋代用纸张书写文字已经很普遍,一般的文字书写不用帛这样昂贵的材料。而捐献给保生大帝的赠文用帛书写,体现了捐赠人对保生大帝的尊崇。


      大嶝郑氏族谱中所记录的帛书有很准确的年代,为宋理宗景定五年,也就是公元1264年。这个时间距离保生大帝羽化成为民众信奉的医神,相隔仅100多年。民俗专家指出,现存有关保生大帝文化早期的史料记载,大部分都是以官方文件或官方人物记述形式呈现。如《白礁志略》云:“绍兴二十年诏立庙白礁,即今之祖庙也。二十一年乡尚书颜定肃公师鲁请于朝,复立庙祀青礁,即修炼处,今之东宫也。”这是保生大帝信仰较早的官方记载。后来南宋嘉定二年(公元1209年)新科进士杨志所撰的《慈济宫碑》和公元1217年宋兵部侍郎庄夏守漳州府时所撰写《慈济宫碑》被认为是最早、最详细记载吴真人事迹的史料,其包括吴真人的生平事迹、建庙历史、功德信仰等。而大嶝郑氏族谱中所记录的帛书,则是宋代民间有关保生大帝信仰记载的一个实物。帛书的内容相当于对神的颂歌,它表达了捐赠人的一种精神寄托,难能可贵的是这份帛书是以民间妇女的身份捐赠的。它是研究保生大帝文化的产生、民间信俗、宋代文学的可贵史料。

      吴夲从道医到保生大帝信仰,道教化过程中,吸收孙思邈、吴猛、许逊等道教人物的传说,民间百姓对于吴夲的信仰和崇拜,历朝历代皇帝的敕封。使其具有神奇医术的道医、可以斩妖除魔的大道公,形成了道教神祇的传承体系,让吴真人进入道教的神仙谱系。


      随着闽南、两广、台湾及海外华人迁徙,保生大帝信仰已成为这些地区重要的民间信仰之一,已经有大量的专家学者对其进行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阐述和解读,取得了诸多的成果。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地吴氏宗亲加大了联谊交流,在这信息化时代,我们应当更加深入的挖掘吴氏族谱、各地方志记载着吴真人的资料,是研究保生大帝文化的产生、民间信俗、宋代文学的可贵史料。弘扬、传承好保生大帝的济世救人无私奉献精神。为吴文化家园多增添光彩,为两岸同胞搭建更多更好的交流平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多做贡献。
      作者简介:吴平河,1984年出生,安溪县感德镇福德村人。华夏吴氏网管理员、安溪县吴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厦门吴文化研究会会员。手机:13960431829
致谢吴国荣(厦门) 、吴惠勇 (厦门)、吴增魁(湖南)、吴先辉(江西)、吴益祥(安溪)、吴鸣镝(深圳)、吴委龙(揭阳)提供的资料和指导。


阅读:20585    评论:0

相关评论

0

COPYRIGHT © 1997-2020 华夏吴氏网粤ICP备13015218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