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德文化

韶山行

时间:2025-02-24 08:57:10   作者:吴闿西   来源:本站原创   阅读:175   评论:0
内容摘要: 韶山行 吴闿西 1959年6月25日,毛主席回故乡韶山冲 ,巧合的是六十五年后的2024年6月25曰我们三个连襟结伴来到了向往已久的韶山。 外面虽然下着小雨而且还有高铁旅行的疲劳,但这阻挡不了我们急切前往瞻仰伟人故居的步伐,下了高铁打个的士,到站后我们撑着雨......

韶山行

吴闿西


1959年625日,毛主席回故乡韶山冲 ,巧合的是六十五年后的2024625曰我们三个连襟结伴来到了向往已久的韶山。

外面虽然下着小雨而且还有高铁旅行的疲劳,但这阻挡不了我们急切前往瞻仰伟人故居的步伐,下了高铁打个的士,到站后我们撑着雨伞迈着大步朝毛主席的故居——上屋场走去。

在去上屋场的路上见到了一座牌楼式青砖建筑,整座建筑卧于绿树环抱之中,气派非凡。这里就是毛主席少年时最初入学就读之处:南岸私塾。从1902年~1904年,毛主席在这里接受了三年的启蒙教育、熟读了《幼学琼林》、《三字经》、《论语》……等。在这里,留下了毛主席少年时代求学的印痕,也是毛主席书法的起源地。走入南岸私塾,站在毛主席曾经就读的旧书桌旁,仿佛又听见当年学生们摇头晃脑的朗朗读书声;看见了少年毛泽东孜孜不倦,刻苦求学的身影。

往东走100米就是毛主席故居,故居门额为邓小平同志手迹。故居原名上屋场,它坐落在青山翠竹之中,上屋场整体坐南朝北,属土木结构“凹”字型典型建筑,总占地面积566.3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72.92平方米。故居共有大小房屋20间,东侧为毛家宅院,共14间;西侧为邻居宅院共5间;厅屋两家共用。毛主席于此诞生并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

来参观的人人头攒动,秩序井然,迂回曲折的队伍缓慢前进。我们看到故居屋前池塘里开满了荷花,它们亭亭玉立,随风摇曳,那情景似乎为生长在毛主席的故乡而感到自豪和骄傲。屋前碧水映衬土屋,屋后青山掩映青瓦,面临绿水,背依青山,我们被山乡秀丽的景色深深吸引。环顾群山,脉脉回环,恍惚间产生时光倒流的错觉,仿佛只身入得山中,蓦然回首,不见来时路,若置身世外桃源。几乎是屏住呼吸,我们开始参观毛主席故居。缓步走进堂屋,过去只有半间是属于毛主席的父亲毛顺生先生的。堂屋的里端的板壁供着神龛子,六十五年前的今天毛主席回故乡时,曾风趣地对随行人员说:“我初一和十五就在这里工作。”

经过退堂屋,我们来到了毛主席教育全家投身革命的灶屋。一九二○年冬,就在火炉旁,毛主席对弟弟毛泽民、毛泽覃,堂妹毛泽建讲述了国内形势,鼓励他们投身到火热的社会生活中去……在曲折、艰苦的革命斗争中,毛主席一家牺牲了六人,他的侄儿毛楚雄死时才十八岁。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革命家庭啊!正是因为有成千上万个像这样的革命烈士的流血牺牲,才使我们亲爱的祖国摆脱了黑暗,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正如毛主席说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灶屋隔壁就是横屋,通常是一家人用餐的地方,但在这里也发生过不同寻常的故事。1925年,毛主席回乡开展农民运动时,经常在这里召集父老乡亲,以打牌为掩护,召开小型会议,宣讲革命道理。19271月,毛主席回湖南考察农民运动,又在这里召开调查会,他所写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其中一部分资料就是在这儿收集的。

遥想当年,伟人也曾年少,伟人故里多少一同成长在山乡的孩子,一生闭锁终老在这青山绿水间。但是在伟人眼中,池水虽小却闪耀着日月星辰的光芒,只要心中装着天下,一抹青山怎么能挡住眺望世界的目光?伟人自小发愤读书,“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后求学长沙,接受共产主义,橘子洲头指点江山“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穿过横屋,就是毛主席父母的卧室了。这间卧室也不是很大,一个柜子、一张床、再加一张桌子、角落有一把椅子,墙上挂着毛主席父母的画像。18931226日,毛主席在这里诞生。

接着是毛主席的卧室,这里更加简洁,就是一张床,旁边放一张四方桌和四角凳。19256月,毛主席在他卧室的阁楼上,主持建立了中共韶山支部。走出毛主席卧室,来到一处有天井的旁院。这里分布着杂物房、农具房、谷仓、牛栏、猪栏等。走过一处转角,就是毛主席二弟,毛泽覃的卧室。毛泽覃生于1905925日。19354月,在江西瑞金与国民党军作战时英勇牺牲,年仅29岁。

在旁边是毛主席的大弟,毛泽民的卧室。毛泽民生于189643日,1943927日,被军阀盛世才杀害,时年47岁。从毛主席故居出来,旁边就是一块晒谷坪,毛主席少年时代晒稻谷的地方。

我们沿着弯曲的小路,徘徊于毛主席曾砍过柴的土岭。我们尽情地吸着那股幽深、清新的泥土味,深深地思索着、思索着,人生的路,该怎样走!眼前,是人潮涌动的韶山冲,心中,是激情涌动和澎湃感动。为了留下美好的记忆我们在毛主席故居前、荷花塘前请现场热心的游客帮我们几个连襟拍了几个合影和视频。

外面仍然在下雨,我们离开上屋场来到了毛主席铜像广场,刚好赶上一个团队有组织的在举行向毛主席敬献花篮的仪式。我们三个人情不自禁的主动融入到团队中向毛主席三鞠躬。后随团队人员围绕主席铜像缓行一圈,表达对伟人的深切怀念和敬仰之情。仪式结束后我们还来到毛氏宗祠,毛氏宗祠见证了毛主席小时候的英勇行为,以及杨开慧在韶山办夜校唤醒民众的历史事件,参观宗祠后我们来到了毛主席纪念馆,在纪念馆展厅里,毛主席一个个感人的故事震撼着我们的心灵,从毛主席舍小家为大家、为革命牺牲六位亲人的故事中,我们领悟到了毛主席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看到毛主席那留有73个补丁的睡衣和书籍、党费证、费用开支单等遗物时,我们深深感受到了毛主席艰苦奋斗的崇高境界和伟大的人格魅力。而我们也永远记住了他指点江山的谋略与风度,平易近人、关心百姓疾苦的慈善胸怀……

韶山之行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启发和感动。这片土地见证了历史的沉淀,文化的传承,自然的恩赐,以及美食的诱惑。626日我们离开韶山时,心中满怀感激和眷恋。难忘的韶山之行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我们带着对这片土地的美好回忆,继续我们的人生旅程!


2024.7.1



上一篇:泰伯吴氏赋
下一篇:溪口行
相关评论

本站内容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使用过程中如有问题请咨询客服(QQ:116539779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wu20120129

寻根溯源◆联宗睦族◆ 撰文投稿,加微信号或QQ。本站公众号有“吴氏网”和“世界吴氏”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