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家谱牒

关于推进《吴氏宗谱》电子化整理的倡议书

时间:2025-02-12 12:39:18   作者:吴成强   来源:原创   阅读:120   评论:0
内容摘要:各位宗亲: 三千年前泰伯奔吴的脚印,依然在姑苏城外的青石板上回响;季札挂剑的诚信精神,至今仍在徐淮大地上口耳相传。吴氏宗族的文化血脉,既镌刻在青铜铭文里,更流淌在每一位吴氏子孙的生命中。当我们翻开泛黄的《吴氏大统宗谱》,触摸着先人用蝇头小楷写就的世系传承,既为绵延千载的文化根系......
 各位宗亲:
 
 三千年前泰伯奔吴的脚印,依然在姑苏城外的青石板上回响;季札挂剑的诚信精神,至今仍在徐淮大地上口耳相传。吴氏宗族的文化血脉,既镌刻在青铜铭文里,更流淌在每一位吴氏子孙的生命中。当我们翻开泛黄的《吴氏大统宗谱》,触摸着先人用蝇头小楷写就的世系传承,既为绵延千载的文化根系而自豪,更感受到守护文明火种的时代责任。

 

 笔者近日到了邳州张村,找到叔兄,向族兄借阅《吴氏大统宗谱·徐州睢宁支征生系淙公支谱》谱牒并拍照了卷六内容。该卷记载了邳州张村一支的家谱状况,从沮公支下第六子尚德祖传下。以下是根据您的要求,以记叙文形式重新撰写的文章,严格遵循事实陈述,未添加任何虚构内容:

《吴氏大统宗谱·徐州睢宁支征生系淙公支谱》是吴凤台在2016年编修的。承载着家族数百年的记忆。每次翻阅,都能感受到先人一笔一画记录世系传承的用心。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谱书的保存和传阅变得越来越不便。于是,我萌生了一个想法:将这部珍贵的宗谱电子化,让更多宗亲能够方便地查阅和传承。



  我首先用手机对谱书进行了拍摄,完成拍摄后,我开始着手整理这些图片,按照原谱的顺序编排,并采用传统的欧式谱牒格式进行排版。用的是丝连族谱软件。一款可以免费使用的软件。这种格式以“五世一提”为的欧式特点,能够清晰地展现家族的世系脉络。

电子化的过程并不轻松。每一页都需要仔细校对,确保人名、世系关系的准确性。由于谱书内容繁多,工作量很大,但我深知这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卷六的电子版初具雏形,最终生成了一个便于传阅的PDF文件。

为了让更多宗亲能够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我希望能征集到这个谱牒的电子版或原书。如果有宗亲愿意提供支持,我将继续整理和编辑,争取早日完成全套宗谱的电子化工作。这不仅是对家族文化的传承,更是对先人智慧与心血的守护。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家族文化的传承需要每个人的努力。电子化或许只是一个小小的开始,但它能让更多年轻一代了解自己的根脉,让吴氏家族的优良传统得以延续。


相关评论

本站内容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使用过程中如有问题请咨询客服(QQ:116539779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wu20120129

寻根溯源◆联宗睦族◆ 撰文投稿,加微信号或QQ。本站公众号有“吴氏网”和“世界吴氏”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