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共谋发展
——为吴朗宗贤著作《至德文化交流与研究》撰序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五千年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为炎黄子孙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丰厚的滋养。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至德文化被先贤圣人视为立人之本,修身之源。三千多年来,至德文化以其“谦让、开拓、诚信、和谐”的特性为社会的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习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理念,指明了人类发展进步的大方向、国际社会命运与共的大趋势,指明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前途所在。处在大变革的时代,至德文化和泰伯精神正发挥着联结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桥梁作用。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有始终坚持文化自信,才能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因此需要进一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吴氏宗亲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因为个人的命运,家庭的命运,氏族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我们吴氏宗亲要以深厚的家国情怀担负起民族复兴的重任。
四十年来,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与此同时,文化也迎来了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至德文化交流活动在全国各地开展如火如荼,一大批文化高度自觉的有识之士,在传承、传播至德文化的过程中,他们甘于奉献、努力探索,不断挖掘至德文化的深层次内涵,厚积薄发,为弘扬至德文化拓展了新视野,打开了新思路。安徽省太湖县的吴朗宗贤就是其中的一位优秀代表。
今年初,吴朗宗贤托木钦秘书长送来他撰写的《至德文化交流与研究》的样书,请我写序。通读全书,厚重如斯,不觉跟随书中文字置身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至德文化旅程,作为见证者和参与者感受着时代的脉搏与担当。
吴朗宗贤自2006年起参与罗湾吴氏家族事务,先后承担起“寻根问祖”、“编纂家谱”、“祭祖修墓”等重任,殚精竭虑,默默奉献,花费了大量心血,精神可贵。后来首倡成立太湖县吴氏宗亲联谊会,为太湖县吴氏宗亲的恳亲联谊活动奉献了宝贵的时间与才智。同时,他对吴氏谱牒有很深的研究,对至德文化有很深的挚爱,十几年来的苦心孤诣,专心钻研,撰写了多篇有参考价值的文章,在理论探究和文史学术上硕果累累,这样的成就在当代全国吴氏族彦中也是屈指可数。
由于本人为筹备广东泰伯文化交流中心和第七届世吴恳亲大会的工作,事务繁杂,一直没有时间动笔为之写序。
今年的7月8日到12日,世界吴氏宗亲第七届恳亲大会筹委会秘书处第一次工作会议在东莞举行。安徽太湖县的吴朗宗贤应邀参加了这次会议,并为筹备第七届恳亲大会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会议期间,吴朗宗贤与我做了深入交流。他将即将出版《至德文化交流与研究》一事告知于我,并嘱我作序,我为他在至德文化领域取得的成就感到鼓舞,同时也被他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于是欣然命笔。
当代的社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转型。随着全球化和多元化的发展,文化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在国家大力倡导传承优秀文化的大背景下,我认为至德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会有更广阔的空间,至德文化事业将大有可为。
传承至德文化和弘扬泰伯精神,这与国家提出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同时也是我们吴氏族人应该担负的历史使命。
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扩大,至德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目前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新时代怎样传承好、发扬好至德文化? 怎样让至德文化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吴朗宗贤的这本著作或许能带给我们新的启示。
世界吴氏第七届恳亲大会将于12月10日在广东省东莞市隆重召开,这将是一次团结奋进的大会,前景广阔,未来可期。世吴总会将继续全力打造以泰伯书院为平台的文化工程,努力组建一支专业的团队,积极探索,为至德文化的发展开辟一条新路径。
风正好扬帆,奋楫正当时。让我们凝心聚力,勇担使命,共谋发展,谱写当代华章,为传承至德文化而继续奋斗!
是为序。
世界吴氏宗亲总会第七届主席
广东泰伯文化交流中心会长
吴汉龙
2024年8月5日
本站内容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使用过程中如有问题请咨询客服(QQ:116539779 微信:wu20120129)
寻根溯源◆联宗睦族◆ 撰文投稿,加微信号或QQ。本站公众号有“吴氏网”和“世界吴氏”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