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故事

后溪吴安邦,嘉庆年台防最高统领,曾带兵护使册封琉球国王

时间:2025-01-27 17:17:49   作者:黄坚定   来源:吴平河供稿   阅读:1182   评论:0
内容摘要:吴安邦,乾隆乙卯年(1795年)台湾武举人,嘉庆元年(1796年)武进士,泉州府同安县仁德里石兜乡人【今集美区后溪镇石兜(1958年移民新村)】,曾任嘉庆朝台协水师副将,此系全台海防军事层级最高武将,统帅三标水营,数千名水师兵勇。在此之前,吴安邦奉旨率军前往琉球,护送清使册封琉球......
吴安邦,乾隆乙卯年(1795年)台湾武举人,嘉庆元年(1796年)武进士,泉州府同安县仁德里石兜乡人【今集美区后溪镇石兜(1958年移民新村)】,曾任嘉庆朝台协水师副将,此系全台海防军事层级最高武将,统帅三标水营,数千名水师兵勇。在此之前,吴安邦奉旨率军前往琉球,护送清使册封琉球新王。
琉球就是现在的日本冲绳,明清时代一直是中国的藩属国。冲绳是日寇抢夺后篡改的称呼;而琉球是大明王朝为该群岛取的名字。历代琉球新王登基时,无一例外要向中国皇帝请求册封。
嘉庆十三年(1808年),时任左营副将的吴安邦率兵出洋,护卫使者前往琉球,圆满完成大清王朝对于琉球国王的册封。

据2012年9月18日《大河报》报道:吴安邦参与的这次册封,有清嘉庆年间墨迹本《记事珠》(如图)传世,是钓鱼岛属于中国的又一铁证。上面明确记载:

“嘉庆十三年(1808年),大清王朝颁旨册封琉球国王。此年二月十八日,正使齐鲲(太史)、副使费锡章(侍御官)、学者沈复等出京;同年闰五月二日到闽。他们从福建出发,在左营副将吴安邦率兵弁220名护卫下,分乘二船一同前往琉球国

后溪吴安邦,嘉庆年台防最高统领,曾带兵护使册封琉球国王 图1

五月十二日,过淡水。五月十三日辰刻,见钓鱼台,形如笔架。遥祭黑水沟,遂叩祷于天。忽见白燕大如鸥,绕樯而飞,是日即转风。十四日早,隐隐见姑米山,入琉球界矣”……

后溪吴安邦,嘉庆年台防最高统领,曾带兵护使册封琉球国王 图2

此段文字清楚地记录了吴安邦等人于嘉庆十三年五月十三日辰刻见到钓鱼台(即钓鱼岛),随后祭天后(妈祖),顺利过了黑水沟(即中流海沟),于十四日早隐隐看见姑米山,方才进入琉球国界。

这说明钓鱼台(即钓鱼岛)当时就在中国海域内,其距离琉球国界尚有一日航程,既不属于琉球,也绝不属于日本。

吴安邦完成任务回国后,转任海坛右营游击,嘉庆十四年(1809)六月赴台,担任台协水师副将,十六年(1811)九月卸任。后来官至福建闽安副将,从二品。

后溪吴安邦,嘉庆年台防最高统领,曾带兵护使册封琉球国王 图3

在现今后溪镇前进村的关帝庙,正厅高悬着一块红色木匾,上书“允塞天地”,落款为吴安邦所赠。“允塞”一词,意为充满,充实;出自《虞书·舜典》:

“曰若稽古帝舜,曰重华协于帝。浚哲文明,温恭允塞,玄德升闻,乃命以位”。

后溪吴安邦,嘉庆年台防最高统领,曾带兵护使册封琉球国王 图4

【吴安邦为后溪前进村关帝庙所题匾额】

翻译成白话是说:查考往事,舜帝名叫重华,与尧帝合志;他有深远的智慧,而又文明、温恭、诚实;他那潜蓄而不著于外的德性被朝廷知道后,尧帝于是授给了官位。

于此,吴安邦以舜帝的典故,在褒扬关帝德行的同时,也寄希望于家乡人们:拥有深远之智、温恭之德,信能充实天地上下。

据后溪石兜吴氏相传,他们与白礁保生大帝吴本家族渊源颇深,尊称其为“爷祖”。截至目前,吴安邦在台后裔至少有五千多人,设有“台湾新竹市祭祀公会暨保生大帝爷祖会”。1992年由该会捐资70多万元,在后溪镇重建奉祀吴本的石兜真德殿,每年农历三月十五保生大帝圣诞时都会组团还乡祭祖。

1997年,吴安邦后裔回乡迎请真德殿“香火”,并在新竹市建真德堂供奉,以示两岸一家,薪火相传。


相关评论

本站内容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使用过程中如有问题请咨询客服(QQ:116539779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wu20120129

寻根溯源◆联宗睦族◆ 撰文投稿,加微信号或QQ。本站公众号有“吴氏网”和“世界吴氏”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