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德文化

对常宁吴氏始(鼻)祖淑高公名讳、官职、​原籍的探析

时间:2025-01-20 23:55:15   作者:吴开生   来源:本站原创   阅读:1221   评论:0
内容摘要:对常宁吴氏始(鼻)祖淑高公名讳、官职、原籍的探析一、名讳1、《常宁吴氏鼻祖淑高派分齿录原引》“明太祖定江南收广西举淑高孝廉先知广西桂林事……”。2、从现有的《吴氏重续修宗谱》即三修,《曲市吴氏四修宗谱》,《曲市吴氏五修宗谱》齿录中都是鼻祖淑高。3、乾隆十一年丙寅仲冬十二世孙锦章厘......
常宁吴氏始(鼻)祖淑高公名讳、官职、原籍的探析

一、名讳
1、《常宁吴氏鼻祖淑高派分齿录原引》“明太祖定江南收广西举淑高孝廉先知广西桂林事……”。
2、从现有的《吴氏重续修宗谱》即三修,《曲市吴氏四修宗谱》,《曲市吴氏五修宗谱》齿录中都是鼻祖淑高。
3、乾隆十一年丙寅仲冬十二世孙锦章厘撰的《原序》“淑高祖以中宪大夫知桂林事忤上官意降本邑州判……”。
4、乾降二十一年丙子季冬十四世孙永锡敬撰的《世谱前序》“淑祖以上籍南京者尚未及考自淑祖而下籍常邑者十余世……”。
5、嘉庆七年壬戌仲秋十三世孙钟英敬撰的《族谱原序》“以淑祖为大宗清毅二祖为小宗……”。
综上所述:
二处淑高,
一处淑高祖,
二处淑祖,
如把祖字认为是尊称即三处是淑高,二处是淑。

二、官职
1、《常宁吴氏鼻祖淑高派分齿录原引》“明太祖定江南收广西举淑高孝廉先知桂林事……”。
2、从现有的《吴氏重续修宗谱》即三修,《曲市吴氏四修宗谱》,《曲市吴氏五修宗谱》齿录中都是“以孝廉知广西桂林州州守……”。
3、乾隆十一年丙寅仲冬十二世孙锦章厘撰的《原序》“淑高祖以中宪大夫知桂林事忤上官意降本邑州判……”。
4、乾隆二十一年丙子季冬十四孙永锡敬撰的《世谱前序》“淑祖以孝廉起家仕明太祖朝拜中宪大夫授粤西桂林守降湖广常宁州判……”。
5、嘉庆七年壬戌仲秋十三世孙钟英敬撰的《族谱原序》“淑祖以桂林州州守迁常宁州判旋卒州署……”。
综上所述:
举孝廉,中宪大夫看来没什么异议;
先知桂林事授粤西桂林守,知桂林州州守值得商榷考证。

查阅百度百科:
“宋时,前属广南西路桂州,后属静江府。宋代地方行政制度分路、州(府、军)、县三级。
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桂州成为广南西路的省会。
宋高宗绍兴三(1133年)年,因高宗即位前受封“静江军节度使”,将桂州视为潜邸,桂州升为静江府。
元时,元世祖至元十三(1276年)年,元军攻占静江府。至元十五年(1278年),升静江府为静江路,并为广西两江道治所,故桂林在南宋、元时期又称为“静江”。
明清时期
明朝,朱元璋的侄孙朱守谦被封为靖江王,藩国桂林。明洪武五年(1372年)修建府第,洪武五年,明朝政府改静江府为桂林府,布政使司、府、县三级地方政权的治所仍置于桂林。”

宋朝、元朝、明朝初期的桂林都不叫桂林州,也就没有桂林州守一职了。

三、原籍
1、《常宁吴氏鼻祖淑高派分齿录原引》“吴氏宗派原籍南京凤阳……”。
2、鼻祖淑高齿录栏都是“原籍南京凤阳府……”。
3、成化二十一年乙巳仲春五世孙文深敬撰于江苏宦署的《世次稿本原引》“世次稿本以承 先君子梦嘱且俟奕世为原籍南京收族入谱之助是为引”
4、乾隆十一年丙寅仲冬十二世孙锦章厘撰的《原序》“余家始籍南京之凤阳……”。
5、乾隆二十年丙子季冬十四世孙永锡敬撰的《世谱前序》“淑祖原籍凤阳与良桢生同时地宗支一派按家抄谱 淑祖原籍族人一支徙居湖北黄州府白虎镇对河叶家洲至今未及寻……”。
6、嘉庆七年壬戌仲冬十三世孙钟英敬撰的《族谱原序》“余族原籍凤阳……”。
7、曲市吴氏五修宗谱《立碑记》注释:“据考,淑高祖原籍南京凤阳府,现属安徽省定远县。”

查阅百度百科:
“元朝时,定远初属濠州。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属临淮府。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属河南江北行省安丰路濠州。
明洪武二年(1369年)9月,定远县直属中都(今凤阳城)。洪武十三年(1380年),属六部凤阳府。永乐元年(1403年)1月,属南京凤阳府。”

综上所述:
始祖淑高公的原籍为现在的安徽省定远县,还是凤阳县只有把名讳,官职查清楚了,原籍也就自然确准了。

四、探析
查找查准始祖的名讳,官职,原籍的方向,地点和办法:
1、南京市,凤阳县(中都凤阳城),定远县档案馆或市、县志办。
我族宗谱记载“举孝廉(即举人)仕明太祖朝拜中宪大夫”,在这些档案馆中应该有始祖的记录记载。
我族二世祖吴毅岁贡任南京兵马指挥使,五世祖吴文深明经任苏州府经历在《衡州府志》,《常宁县志》中都有记载。
2、桂林市档案馆和市志办。
我族宗谱记载“授粤西桂林守”、“桂林州州守”,洪武二年左降湖广常宁州判。始祖在桂林不管任什么职务应该会有记录记载。
3、凤阳县,定远县的吴氏族谱。
我族宗谱记载“与良桢生同时地宗支一派”,江国公吴良、海国公吴桢兄弟濠州定远人(今安徽省定远县)。
五世祖文深公《世次稿本原引》“为原籍南京收族入谱之助是为引”。我族宗谱凡例中记载始祖“父职为大理评事”。在他们的族谱中,一个中宪大夫的五品文散官,父辈职官大理评事,应该会收录到族谱中去。

以上是个人对始祖的名讳、官职、原籍的收集探析。目的是让我族年青宗亲运用网络平台进入相关档案馆室、有关吴氏族谱中查阅相关资料,为我族寻亲问祖,正本溯源作出贡献。
附有资料21张

相关评论

本站内容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使用过程中如有问题请咨询客服(QQ:116539779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wu20120129

寻根溯源◆联宗睦族◆ 撰文投稿,加微信号或QQ。本站公众号有“吴氏网”和“世界吴氏”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