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浅读《果石派仁九公吴氏源流序》之拙见

时间:2019-10-04 19:45:20   作者:吴朗   来源:本站原创   阅读:247   评论:0
内容摘要:浅读《果石派仁九公吴氏源流序》之拙见撰文:吴朗2019.9.309月27日,湖北吴文华宗亲在“长沙王吴芮世系源流研讨群”、“吴家花园”等相关微信群里上传了一篇标题为《果石派仁九公吴氏源流序》,当时在群里没有引起宗亲们的在意。今天上午我提醒大家仔细研读该篇序文,立刻引起了望江吴俊、...

浅读《果石派仁九公吴氏源流序》之拙见

撰文:吴朗

2019.9.30

9月27日,湖北吴文华宗亲在“长沙王吴芮世系源流研讨群”、“吴家花园”等相关微信群里上传了一篇标题为《果石派仁九公吴氏源流序》,当时在群里没有引起宗亲们的在意。今天上午我提醒大家仔细研读该篇序文,立刻引起了望江吴俊、宿松吴银旺几位宗亲的重视。不久,吴俊宗亲指出该序中“光乃嗣位,别号阖闾,亲贤下士,锐志图强,秦楚畏威,在位十九年卒,子波早世,孙夫差立”及“弥庸阵亡无嗣”原文,问大家若果如此,族谱如何传承?吴俊宗亲有此一问,是指该序与徽谱中记载夫差是阖闾之子以及弥庸生子句余相矛盾,引发了他与许多宗亲的不安。

笔者细读这篇序文,首先是对撰序的这位前辈宗贤产生了敬仰之情。

《果石派仁九公吴氏源流序》原文3705字,乃清代贡生吴清卿于光绪渘兆敦牂皋月所撰

大清光绪渘兆敦牂应为光绪丙午年,即公元1906年,皋月乃指农历五月的别称。

这篇谱序从远古后稷开始,历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衍至唐、宋时期,将良材公一脉的世系传承有条不紊地记录下来,足见他知识渊博,对吴氏谱牒有相当的研究。这是目前本人所知良材公支系宗谱记叙吴氏源流史最详细的一篇。难怪吴俊宗亲看了该序对自己的老谱产生了怀疑态度。

让我们看看该序原文一段

得太叔祖亭训、孔木嘉庆续修旧谱一帙,细阅仅载自良材公始,而不及其上···考访之下,复得族叔高祖湧泉、叔曾祖发廷同治癸亥续修家乘,···厥后乃得绘文、学统前辈乾隆丁酉纂修旧谱,间有延陵世家言两篇纪载,自后稷至良材,源流世次甚悉。乐於是合而考之,删其荒渺,汰其铺张,其先代名公巨卿、懿行芳躅有未详者,并参之鉴史而补辑之,而后合二为一,梓诸谱首,以昭示来兹,俾后之孙子,一目而知渤海之本原云。

从中可以看出这是一篇写于1906年5月的序,其来源是乾隆丁酉年由绘文、学统前辈纂修旧谱与同治癸亥年涌泉、发廷续修家乘作为基础,再由贡生吴清卿参之鉴史而补辑之,而后合二为一,梓诸谱首”而成。

仔细研读后,笔者认为文中有值得肯定的历史记载,同时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该序明确指出长沙王吴芮出自“夫差系”,这与古徽州谱、古饶州谱的记载如出一辙,不知永兴祖地那位篡改吴芮世系的宗长现在作何感想。

在此笔者想就序文中关于夫差是否是阖闾的孙子以及弥庸是否阵亡无嗣这两处值得商榷的地方,与大家谈谈我对该序的拙见,不足之处请方家指正。

一. 夫差是阖闾的儿子还是孙子

序文中从后稷到吴王阖闾的这段史实主要来源于司马迁的《史记》,此处不必赘言。

笔者认为从夫差继位到吴国灭亡的这段记叙参考了赵晔的《吴越春秋》。有何为证,吴清卿这篇序文中:光乃嗣位,别号阖闾,亲贤下士,锐志图强,秦楚畏威,在位十九年卒,子波早世,孙夫差立,夫差信以爱人,敦於礼义,因被奸臣伯嚭蛊惑,杀戮忠良,伍员以故,朝政日非,在位廿三年,为越所灭,吴国之祚自此斩。”正是来源于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原文:阖闾有顷召子胥,谋立太子,子胥曰:"臣闻祀废于绝后,兴于有嗣。今太子不禄,早失侍御,今王欲立太子者,莫大乎波秦之子夫差。"阖闾曰:"夫愚而不仁,恐不能奉统于吴国。"子胥曰:"夫差信以爱人,端于守节,敦于礼义。父死子代,经之明文。"阖闾曰:"寡人从子。"可以看出《吴越春秋》记载夫差是太子波的儿子,阖闾的孙子,事实果真如此吗?

让我们先看看《左传·定公十四年》 吴伐越。越子句践御之,陈于檇李。句践患吴之整也,使死士再禽焉,不动。使罪人三行,属剑于颈,而辞曰:二君有治,臣奸旗鼓,不敏于君之行前,不敢逃刑,敢归死。遂自刭也。师属之目,越子因而伐之,大败之。灵姑浮以戈击阖庐,阖庐伤将指,取其一屦。还,卒于陉,去檇李七里。夫差使人立于庭,苟出入,必谓己曰:夫差!而忘越王之杀而父乎?则对曰:唯,不敢忘!三年,乃报越。

《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成,记叙范围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左丘明所处的时代离吴王夫差亡国并不久远,史料的真实性得到了历史学家的认可。《左传》记载阖闾是夫差之父,可信度极高。

再来看汉代司马迁所著《史记·吴太伯世家第一》的记载:十九年夏,吴伐越,越王句践迎击之槜李。越使死士挑战,三行造吴师,呼,自刭。吴师观之,越因伐吴,败之姑苏,伤吴王阖庐指,军却七里。吴王病伤而死。阖庐使立太子夫差,谓曰:“尔而忘句践杀汝父乎?”对曰:“不敢!”三年,乃报越。可见司马迁也认为夫差是阖闾之子。《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班固说《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善,故谓之实录。”“实录”精神,又堪称绝后。

赵晔生于东汉光武建武16年,出生地正是旧越地。其所载大都根据当地越人所传,虽然补充了吴越争霸中没有见诸正史的细节,但可信度值得怀疑。《崇文总目》卷三《杂史类》载:“初,赵晔为《吴越春秋》十卷。其后有杨方者,以晔所撰为烦,又刊削之为五卷,遵乃合二家之书,考定而注之。”徐天祜《吴越春秋序》引邯郸李氏《图书十志目》亦云:“杨方尝刊削晔所为书,至皇甫遵遂合二家考正,为之传注。”由于今本《吴越春秋》经过皇甫遵的整理考定,故与赵晔之作的原貌有较大的差异。清俞樾认为“波”字乃“次”字之误,盖夫差是太子波之弟,故谓之次太子,夫差实即阖闾次子耳。

因此《吴越春秋》记载夫差是阖闾的孙子不可信。

二.弥庸是否阵亡无嗣

 吴清卿序文中指出,(夫差)生子三,冯、友、地,冯后无考,友战殁於越兵袭吴之役,生弥庸、勾余与裔。地遭越王之暴,流於龙尾山,后人号其山曰吴山里,即今安徽婺源县。弥庸阵亡无嗣,勾余生子山、蹶由。

弥庸究竟是阵亡无嗣,还是逃难于吴越交界的崇山峻岭之中隐姓埋名?

有关弥庸的记载最早见于《左传》:“越子至,王子地守。丙戌,复战,大败吴师,获大子友、王孙弥庸、寿于姚。丁亥,入吴。吴人告败于王,王恶其闻也,自刭七人于幕下。”

笔者在《浅识长沙王吴芮的真正祖源》一文中指出,左丘明没有用“斩”字,而是用“获”,乃是俘获之意,由此可见,泓上之战太子友、王孙弥庸、寿于姚并没有死,而是被在勾践指挥下的越军俘获了。

众所周知,长沙王吴芮的上溯世系目前存在两个不同的观点,徽谱记载的是夫差系,锡谱记载的是季札系,无论世系如何,徽谱以及锡谱均记载了弥庸的子孙世系传承。这恰好印证了弥庸只是被俘获,而没有阵亡无嗣。

勾践没有杀太子友、王孙弥庸二人的理由,笔者分析原因有三:

1.当年夫差灭越国之时没有杀勾践。

2.吴王夫差正举全国之兵北上与晋国争霸于河南封丘黄池,越国此时还没有灭吴的实力

3.留下二人是对于夫差率吴军回国后两军交战,越国如果战败,会有谈判的余地

再看《左传·哀公十三年》最后一段原文“王欲伐宋,杀其丈夫而囚其妇人。大宰嚭曰:可胜也,而弗能居也。乃归。冬,吴及越平。”意思是:吴王夫差想要攻打宋国,准备杀死那里的男人而囚禁妇女,太宰嚭说:“我们虽然可以战胜,但不能在那里久留。”吴王这才回国。(公元前482年)冬季,吴国和越国讲和。

吴国讲和的原因是与晋国争霸劳民伤财,国力空虚,加上太子友和王孙弥庸在越国手上。越国讲和的原因是此时还没有绝对的实力战胜吴国,双方都想通过停战进入休养生息阶段。

如果勾践杀了太子友和王孙弥庸,以吴王夫差的性格绝对不会讲和的。何况勾践的身边有谋士范蠡的提醒,勾践不会冒这么大的风险。作为交换条件,吴国和越国讲和后,太子友和王孙弥庸应该回到了吴国。

夫差死后,太子友、王孙弥庸等王室成员的下落不见于《史记》、《汉书》等史籍。他们到底去向了何方?

关于太子友和王孙弥庸的下落,众多方志均指出逃亡至江西婺源。

1.《东周列国志》说:“勾践……流其(吴王夫差)三子于(婺源)龙尾山,后人名其里为吴王里。

2.宋代著名史志学家罗愿撰《新安志》其卷五原文:“吴村在县北七十里,有吴太子墓。

3.查阅(宋)罗泌《路史卷十八·后纪九》原文:“越灭吴,流其三子,长曰鸿流婺源葬焉;(《寰宇记》婺源西七十五村葬处。名吴山。”

4.南唐文字训诂学家徐锴撰《方舆记》云:“昔吴王为越灭,句践流其三子,长子鸿逃于此死,因葬焉,遂名其葬处为吴山里。”长子鸿是指吴太子友。

5.明《弘治徽州府志》记述:“吴太子墓在(婺源)县东 80里。”

现查明,吴山里,又名湖山里,即今婺源县江湾镇所辖湖山村。众多的史志学家都认为婺源县境内的太子墓就是太子友的墓。

 综上所叙,贡生吴清卿在公元1906年5月所撰写的这篇序文中关于夫差是太子波的儿子以及弥庸阵亡无嗣的记叙是不可信的。正确的结论是夫差是阖闾的次子,弥庸有子孙传承。


相关评论

华夏吴氏网QQ交流群:85987924   站长QQ:116539779   吴氏网公众号:cwu2015     世界吴氏公众号:worldwucom

  粤ICP备13015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