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

东 坡 新 发 现 一 陕 西 岐 山 东 坡 遗 址 与 毕 地 的 思 考

时间:2022-05-22 14:20:42   作者:付军让   来源:小茶生   阅读:149   评论:0
内容摘要:东 坡 新 发 现一 陕 西 岐 山 东 坡 遗 址 与 毕 地 的 思 考(付军让) 2007年,西安输油气分公司修建兰郑长成品油输油管道干线05#+100至0513#+510段,西南东北方向经过陕西省岐山县凤鸣镇“东坡遗址”内开挖时,管道直线经过东坡村泰伯庙北约400米处的......
东 坡 新 发 现
一 陕 西 岐 山 东 坡 遗 址 与 毕 地 的 思 考
(付军让)
    2007年,西安输油气分公司修建兰郑长成品油输油管道干线05#+100至0513#+510段,西南东北方向经过陕西省岐山县凤鸣镇“东坡遗址”内开挖时,管道直线经过东坡村泰伯庙北约400米处的裤裆老沟南坡三队村民赵双科家的苹果园时,挖出了厚度约3米的古代瓦渣层。施工队立即将这一情况上报有关文物主管部门,引起了文物部门的高度重视。经过专家现场考察,初步论证这里可能是历史上某一古代王城,必须保护并将管道改道。根据这一情况,管道向南移动了160多米施工。
    2008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裤裆老沟南坡古代瓦渣层处,向东北方向延伸了200多米的东坡遗址北至处的所谓“红紫土”的“老沟红崖遗址”,实施了一系列考古工作,没有发掘原管道古代瓦渣层,在考古点发掘仰韶、先周、西周、东周等时期各类遗迹约170余座。出土了双唇尖底瓶、小口瓶、陶鉢、宽沿盆、罐等生活陶器文物数十件。周原周文化研究泰斗,耄耋之年的罗西章老先生认为,“有一定厚度的瓦渣层,是帝王都城的征兆。”由此,对我经过多年考证形成的《东坡的发现与思考》一文,进一步增添了信心,我在此文中提出了东坡遗址是周太王南迁进驻周原时的第一站,是周王成都。这篇思考文认为,3000多年前周太王和他的长子泰伯、次子仲雍“由豳迁岐,至于岐下”第一站的都城是在东坡遗址,这个结论得到了江苏无锡吴文化研究会、江西上饶市吴文化研究会、重庆市吴文化研究会、福建厦门吴文研究会、陕甘晋鲁豫周文化研究会等学会和专家的认可和肯定。《炎黄文学社》《至德博览》《天下吴氏网》《华夏吴氏网》等媒体相继播发了我的吴氏开姓始祖泰伯在东坡的探析文章《泰伯故里敬泰伯》 及 《辛丑夏东坡泰伯祭祀大典》《东坡圣地泰伯故里》等考证20多篇(次)。2021年年底以来,陕甘晋鲁豫周文化研究会会长聂宗科率周原区的扶风、岐山及周人第二故乡甘肃庆阳等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依我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多次来到东坡遗址考证,做出了“古公亶父率族人初到岐下周原,首先在‘东坡遗址’‘贴家河遗址’一带落脚,‘东坡之地为周人第一站’与《诗经》和《史记•周本记》中记载完全吻合。”的结论,得到了土生土长在周原、最接地气的顶极周文化专家、周原文化泰斗、86岁高龄的罗西章老先生的肯定,并形成《古公亶父南迁岐下落脚点在东坡》一文,载入《周原文明史论》一书。
    翻开历史看,公元前1152年,王季和太妊的儿子姬昌在岐周出世了,他是周太王古公亶父和次妃太姜的孙子、周武王姬发和周公姬旦的父亲。西岐诸侯国的周文王,是周部族迁往周原后的第三任首领。姬昌是名副其实的土生土长的岐山籍圣人,他是周族的杰出领袖、政治家。姬昌是周部族始祖后稷(弃)的第三十八世孙。
    史书载,周文王生在岐周,长在周原,逝于丰地,葬于毕地。
    岐周, 周原, 丰地, 毕地,这四处地方是姬昌从生到逝后安葬的全部地方。这些地方都分别在那里?
    先看岐周。民国《凤翔府志》解释“岐周”为“古公亶父在岐山周原占有的地方。” 古公亶父即周太父,季历的父亲,姬昌的祖父。古公亶父“由豳迁岐,至于岐下”时的落脚点,是古公亶父在岐山周原占有的地方,这个地方称为岐周,是今天的岐山县凤鸣镇“东坡遗址”和京当镇“岐阳遗址”,东坡在先,岐阳在后。古公亶父最开始是和当地平原民族姜姓联姻而落脚在岐周,原因是娶姜姓长女太姜为次妃而招为上门女婿。在这里,他(她)们生了儿子季历。给儿子季历娶商诸侯国的女儿大任为妻,生子姬昌。这一段时间的周原应该是岐周。
    再看周原。《陕西通志•山川考》:“周原在岐山县(东)北四十里,岐山之阳东西横亘,肥美宽平,诗谓周原膴膴者。即太王营邑之处。”《诗谱》曰:“周原者岐山阳也,属杜阳,地形险阻而原田肥美。”在这里他做好了翦商的一切准备工作,建立了一系列的丰功伟绩而成为人们心目中理想的圣人。
    再看丰地。姬昌周文王晚年将都城从岐山周原迁到沣水、渭水之间,就是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西南角沣滨水镇,在这里建立城邑即丰邑,迁都于丰京。周迁都丰的第二年,文王姬昌病逝,他的儿子姬发即位,这就是武王。文王逝后,为利于灭商,武王决定再次迁都,将周的都城由丰迁至今陕西省会城市西安市西南的镐,就是今天的西安市长安区普渡镇一带的沣河两岸。
    文王逝后葬于的毕地在哪里呢?
    我个人的看法是,要了解毕地,就要首先研究周文王。周文王留给世人有四样独一无二的纪念,一是哲学巨著《周易》。二是治理西岐出现了道不拾遗夜不闭户、耕者有其畔行者有其道的美好社会。三是礼贤下士,广罗人才,拜吕尚为师,四是生育的儿子姬发武王、姬旦周公、姬奭召公都是后来的伟人和圣人。
    周文王姬昌是晚年率自己的诸侯国将都城由西岐周原迁徙到了丰京后的第二年周文王五十五年驾崩,享寿九十七岁。周文王迁都后,西岐周原这个地方是祖都,仍然是周国的繁华都市,文王逝后武王一定会遵照父亲遗愿将其安葬在当时的祖都周原核心地段祖父、曾祖父的陵墓旁边,这个陵墓处就应该是毕地。换句话说,找见了毕地,毕地就是文王和他的父亲王季及他的祖父周太王之陵地。
    这里先了解一下商周时代墓地选择风水的依据,山脉绵延起伏,土色光润、草木茂盛、山环水抱、有生气,符合“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的极具审美感受的地方才能作为葬地。夏商时期的哲学思想是,人们认为世间是一个轮回,从那里出生就要回归到那里,一个人从生到死就是遵循这个规律。屄(bi),女性外生殖器。体现在人的身上是女人的阴门,也是女人分娩后代的管道,古人认为那里是人出生来到人世间的人门,位于母亲身体上前面最阴凹部位的裤裆,好比处在一个“人”字的三角点,人是从这里来到世上,逝后就要回归到大自然中同地形裤裆“人”字形山三角点处的地形处安葬,这就是古人讲究的安葬风水学。周文王的老师是道教第一人、古楚国第一代君主鬻熊,受道教文化的启蒙,姬昌是一位遵循宇宙规律的圣人,当然他的儿子武王姬发定会遵从父命。
    姬昌生在岐山岐阳,虽然逝时在丰地,逝后葬在祖都自己的祖父及父亲祖坟中,文王逝前有这个遗言,一生坚定继承父亲意志的武王一定执行的是父亲的这个遗愿,这样毕地就只能在周原。周文王的祖父周太王“由豳迁岐,至于岐下”后在周原有两个周王城都。南迁后的落脚点,第一个周王城都在岐山县的东坡,周太王后来宫居岐阳,岐阳是周太王在周原的第二个周王城都,因此周文王逝后安葬地也就只有岐阳和东坡。纵观周原仅有的两个周王都城周围地形地理特征,才能在北部岐阳周围的浅山区及以南“有卷者阿”的广大周原区域寻找符合风水学说中的人字“裤裆”形山体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毕地。踏遍岐阳周围浅山区及“膴膴周原”,发现只有凤鸣(横水)河东岸坡面的商代居住群落“东坡遗址”和“帖家河遗址”交界处有一“人”字裤裆形坡面地形特征。
    这个地方能是当年的毕地吗?我们分析一下“东坡遗址”区,周太王逝世时虽然身居岐阳宫,但东坡之地相比岐阳而在先,是周太王南迁岐周能够生存下来的的落脚点,这里仍然是姬姓贵族的生活地。     
    最原始的宇宙世界万象中寻找方位运用的是伏羲氏的先天八卦,亁位居正南,坤位居正北,离位居正东,坎位居正西。也就是乾为天,坤为地,离为火为日,坎为水为月,其中天、火、日均为阳,地、水、月均为阴。左为阳右为阴,东方多阳西方多阴。在先天八卦中西方坎多阴。人居阳宅,墓选阴地。
    当时周太王的三子王季已经娶了商王的才女太任为妻,生下的儿子姬昌聪慧过人已成为了仁智之人,为太王选择墓地遵循先天八卦之哲理毋庸置疑。当时身为西北大部族的姬周,为首领太王选择坟地是天大的事,不仅要遵循宇宙规律,和岐阳宫住所这个地相对称,更要符合先天八卦之阴阳对立统一学说。中华文明的母亲河黄河发源地在岐周之西由西东流,西方的青海省唐古拉山是祖国母亲长江的发源地由西东流,两河发源地的风水在西方能护佑东方岐周之地。清•乾隆《岐山县志》载“周原北自岐阳宫,南至雍水皆曰周原,即诗谓之周原膴膴”。在整个周原之域,岐阳宫作为当时的住地,在东坡的左面,是东方离位为火日,东坡遗址在岐阳宫的右面,是西方坎位为水月。为周太王选择陵墓地第一首选肯定要在周原的西方,即岐阳宫的西方位。回到周原全域看,东坡不仅是位于周原之地的西边缘,而且也位于周太王逝世时的岐阳周王城都之西,恰恰位于这两个的正西位,周太王陵墓的选地首先考虑的是岐阳之西的东坡之地,这样可以肯定周太王的陵墓在西面的商代东坡遗址上。下来就要在东坡遗址上寻找自然界中形同裤裆“人”字形山地及有三角点的地理位置。在东坡遗址及周围根据安葬风水学寻找,发现的东坡遗址和帖家河遗址交界处的这一条人字形长沟,沟底为两沟呈人字形坐落在破面,顶部合在一起向前延伸,东北西南走向气势宏大,人字三角点以上通到周原原顶数百米成“红土”而称红崖沟,北边是帖家河,南边是东坡,西南通到河滩淤地。当地人记的很清楚的是组祖祖辈辈都称此沟为裤裆老沟。沟是千百年来水土流失所致,在当地人们知道沟有大沟和小沟、长沟和短沟之分,还没有见过沟有老沟和新沟之称,这可是一个新证据。接下来分析,老沟前面还加了一个裤裆二字,裤裆形状地形正是古人安葬风水学中的寻找墓地的最佳选地。老沟就老沟,却根据这条沟的形状象一个人的裤裆而又叫裤裆老沟。岐阳宫却怎么也找不到这样的地形。
    回到裤裆老沟现地看,没有孤独山头粗顽怪石,地形不龙虎尖头不藏急水争流,不是沟壕绝境水口不会开塘伤龙,前后无庙位于人居稠密之外草木茂盛。此处一不向流水直去,二不向万丈高山,三不向荒岛怪石,四不向白虎过堂,五不向斜飞破碎,六不向外山无案,七不向面前逼宫,八不向山凹崩缺,九不向大山高压,十不向飞山水走。
    今天站在这个地方看,左边“东坡遗址”处的东坡原伫立似青龙,右边的“帖家河遗址” 帖家河原略低于左似白虎,前方凤鸣(横水)河东岸场所朱雀之地开阔平坦,后面周原背靠“山有两岐”的岐山是玄武。裤裆老沟松柏掩映,近代墓堆将这个地方团团包围。“山有两枝”的岐山同周原大地以及西南角位置“东坡遗址”和“帖家河遗址”交界处“人”字三角点阴面凹地在一条轴线上,如若岐山是母亲之首,周原大地是母亲躯干,东坡遗址和帖家河遗址交接处“人”字形两腿的坡面地形,就是一个完整的母体。
    在当地,人们世世代代一直将这里的毕地叫名裤裆老沟。更有说服力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位于老沟裤裆交叉地女人私密处的一块土炕大小的地方突然清水溢出变为湿地,水清透明,就这事村中老人们记得很清楚,五十年前的民国十八年这里溢出圣水后的又一次重现,当地人在此处焚香挂红,祭祀这里溢出的神水是母亲水,周围七里八原的人们人山人海的前来饮用圣水,用坛坛罐罐提取这里的清水回家敬奉。民间传说,文王逝后尸体是从丰京用了三天时间运回到了周原毕地,安葬在父亲王季、祖父古公亶父的陵墓旁毕地。

    根据当地传说,依据先天八卦,从3000多年前的风水学、丧葬学的角度考虑,结合地理学、地名学现地考察,借鉴考古资料,综合各方面的情况,这里就是史书上记载的毕地,这里的地下应该埋葬着周太王、王季和周文王。周太王、王季和周文王的陵墓就在此处。毕字发音bi,同屄(bi)字的发音相同。这里的屄就是毕,屄在这里就是毕,周文王逝后葬于毕的毕地在这里,在陕西省人民政府保护的“东坡遗址”上。

东_坡_新_发_现_一_陕_西_岐_山_东_坡_遗_址_与_毕_地_的_思_考


    
(岐周东坡遗址)

    近年来从周原出土的多个青铜器铭文上出现了“旁京”二字,并有“先周”、京当“以西”、“前河川”、“人工…居湖”等字样佐证。旁京在哪里呢?我们先认识一下先周。通常人们对先周的理解有大先周和小先周之说。所谓大先周就是从周人的男性始祖后稷弃开始到周武王建立西周之前这一时期,经历了在邰地、先豳、豳地、周原、丰地、镐京之地的一千年左右的时间;所谓小先周就是从古公亶父迁到周原开始到周武王建立西周之前这一时期,经历了周原、丰地、镐京之地一百多年时间。作为周人有了后来的八百年周王朝江山和后人崇拜的周文化来看,我更倾向于小先周这一说。也就是说,周文化更趋于周原文化。从周原来看,古公亶父率长子南迁第一站的都城东坡遗址,不仅位于当时的周太父爱妃太姜女娘家“王家嘴遗址”“姜氏城”和“姜家沟遗址”“姜氏城”不远处的旁边,也位于古公亶父迁岐后的第二都城岐阳宫不远处的旁边,这就印证了“旁”“京”二字的含义。东坡遗址上东坡之下凤鸣河在此形成的滩地平坦而又广阔,特别是河水绕成的太极图,形似湖加河。从周人部落前几次居住的地形看,唯有东坡具备这些条件。这就是说,先周时期的古公亶父在周原将宫室建在岐阳城后,东坡之都仍然是先周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市。因此,东坡之地就应该是周太王迁居岐阳后的旁京。

东_坡_新_发_现_一_陕_西_岐_山_东_坡_遗_址_与_毕_地_的_思_考

               
岐山县人民政府1958年发现保护的第一批遗址)

 东_坡_新_发_现_一_陕_西_岐_山_东_坡_遗_址_与_毕_地_的_思_考
(陕西省人民政府保护遗址) 东_坡_新_发_现_一_陕_西_岐_山_东_坡_遗_址_与_毕_地_的_思_考

东_坡_新_发_现_一_陕_西_岐_山_东_坡_遗_址_与_毕_地_的_思_考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东坡遗址进行了考古研究)

 东_坡_新_发_现_一_陕_西_岐_山_东_坡_遗_址_与_毕_地_的_思_考

东_坡_新_发_现_一_陕_西_岐_山_东_坡_遗_址_与_毕_地_的_思_考

东_坡_新_发_现_一_陕_西_岐_山_东_坡_遗_址_与_毕_地_的_思_考

东_坡_新_发_现_一_陕_西_岐_山_东_坡_遗_址_与_毕_地_的_思_考 

  
(东坡遗址上的老沟现照)
东_坡_新_发_现_一_陕_西_岐_山_东_坡_遗_址_与_毕_地_的_思_考
作 者 简 介
    付军让,男,陕西省岐山县古周原益店人,炎黄文学社平台作家。国有崛山森林公园省级规划负责人。2010《岐山县志》2017、2018《岐山年鉴》2018《岐山县地名志》编辑,岐山县第一届老科协专家服务团队特聘专家;第二届岐山周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岐山周文化研究会专家团队专家。近年在省市报刊、杂志及《中国报道》《原创作品发表》《天下吴氏网》《华夏吴氏网》《鸿声点灯》《吴氏立天下》《吴氏网》《世界付氏》《寰球付氏》《至德传媒》《魅力乡村》《姬姓血脉》《炎帝故里论坛》《炎黄作家》等网站发表史志及周礼、至德文化文章四百多篇。2018年10月论文入选厦门第四届全国泰伯论坛及《中国文化出版社》2018年12月出版的首届浙江吴文化高峰论坛论文集粹,在两大会上发言提出了泰伯家风和岐山是泰伯故里观点,为厦门第四届全国泰伯论坛审稿人。《古公亶父 英明领袖》载入2021年4月7日江苏无锡第五届全国泰伯论坛文集,获得论坛组委会十佳论文集录人第二名。被岐山县人民政府信息网、岐山县电视台多次报道。著有《西周岐山历史大地震震心场址寻考》42万字《付军让周吴文化108讲》、32万字村志《落阳邑史》、10万字《宝鸡地情概览岐山篇》,为京当九年制学校校本教材编写人。是聂宗科编著《周原文明史论》一书终极审稿人。2001年恢复崛山寺,2017年叩村至德文化研究会,2021年东坡泰伯文化研究发起人。手机号13658178018
 


相关评论

华夏吴氏网QQ交流群:85987924   站长QQ:116539779   吴氏网公众号:cwu2015     世界吴氏公众号:worldwucom

  粤ICP备13015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