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保存到桌面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论文

吴仁山:开好乡土课 传承农耕文化

时间:2021-04-07 08:34:21   作者:吴仁山   来源:本站原创   阅读:227   评论:0
内容摘要:开好乡土课 传承农耕文化 吴仁山 孩子们走进村史馆参观旧式耕作农具,领悟先民耕种的艰辛;以花为媒,吸引游客参与多种情趣交融的农事体验……春耕时节,一场场具有农耕文化特色的精彩活动在无锡乡村闪亮登场。对于不少人而言,农耕文化就是自己心心念念的“诗和远方”。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传......


吴仁山:开好乡土课_传承农耕文化

开好乡土课 传承农耕文化

 

吴仁山




吴仁山:开好乡土课_传承农耕文化孩子们走进村史馆参观旧式耕作农具,领悟先民耕种的艰辛;以花为媒,吸引游客参与多种情趣交融的农事体验……春耕时节,一场场具有农耕文化特色的精彩活动在无锡乡村闪亮登场。对于不少人而言,农耕文化就是自己心心念念的“诗和远方”。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传承和弘扬优秀农耕文化正当其时、意义非凡。

 

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和弘扬优秀农耕文化,有助于唤醒人们对历史文化的记忆,推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交汇融合,增强文化自信。无锡农耕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吴文化,源头就是传说中的泰伯奔吴。泰伯断发文身,率乡民兴水利、养桑蚕、种稻谷,如今在泰伯庙、鸿山遗址、阖闾城遗址等地,以及本地的一些村史馆中,仍可窥见描绘当时先民耕作场景的画面和不少原始朴素的劳动工具。

 

如今,随着现代农业技术在农村不断推广,虽然许多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一代代先民在农业生产中所认识和遵循的春播夏长、秋收



冬藏的自然规律,耕读传家、守望相助、敬老爱幼等传统理念,直到今天仍是我市农业生产实践活动的重要指南和农民治家处事的行为准则。吴地先民在农事活动中创作的歌谣、农谚和艺术作品等,蕴含着优秀的道德观念、人文精神,至今仍丰富着无锡乡村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如凝聚先民集体智慧的“无锡阳山水蜜桃栽培系统”,被列入国家级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吴地先民在劳动中创作歌唱的“吴歌”,则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无锡许多乡村中实行的乡规民约、村民议事制度等,不仅传承历史悠久思想内涵丰富,而且起到了促进乡风文明的作用。

 

近年来,我市在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举办农事节庆活动、拓展乡村旅游等工作中,注重借鉴和汲取农耕文化中的优秀理念,将农耕文化元素逐渐植入到乡村振兴战略中。然而,由于存在农耕文化保护意识淡薄、传承后继乏人等原因,导致有的镇、村“农耕”活动走样,最直观的表现为在农作物栽种上不合时序,有的采取工厂化培育农作物实现“加速生长”等,这无疑违背了作物自然生长规律,也与农耕文化传统理念不符。而纵观周围的上海青浦、浙江湖州、安徽黄山等地农业特色镇、村的做法,一方面在农作物栽种上汲取农耕文化的精华,仍采用稻鱼共生、腾茬播种、农桑结合等生态农业生产方式,尽量保留农产品的“原汁原味”;另一方面则在营销手段上依托电商平台、抖音直播等方式,令农产品以真实的面貌、最快的速度走入千家万户,从而使农产品具备高质量、高附加值和高商品率的特征。

 

目前,我市不少中小学校开设的乡土课,均开展农耕文化实践教育活动。无锡现代农业博览园农耕文化展示馆(农艺传习所)、锡山区鹅湖镇青荡村绿色生


态观光农业园等 30 多个园区(馆所),已开辟为各具特色的农耕文化实践教育活动基地,并将农耕文化较好地融入乡村整体文化建设体系中,使之成为乡村振兴的“活性因子”。因此,传承和弘扬优秀农耕文化,只有将守护与创新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成功绘就“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农耕文化画卷, 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乡村振兴发展之路。

 

(吴仁山:无锡市吴文化研究会会长)

吴仁山:开好乡土课_传承农耕文化


相关评论

华夏吴氏网QQ交流群:85987924   站长QQ:116539779   吴氏网公众号:cwu2015     世界吴氏公众号:worldwucom

  粤ICP备13015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