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到桌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新闻资讯
动态
说吴
考古
古地名
资讯
文化交流
诗词
散文
小说
故事
祭文
论文
风水
博艺
名人世界
谱牒大全
港澳台外
华南地区
华中地区
华东地区
华北地区
东北地区
西北地区
西南地区
寻亲问祖
网站建设
网建
捐赠
吴纪念馆
旧站资源
访客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交流
>
散文
站内搜索(正文)
站内搜索(来源)
站内搜索(标题)
站内搜索(作者)
散文
吴腊保: 传承慈孝文化 践行传统美德
时间:2021-03-05 14:41:26 作者:汉川吴氏 来源:小茶生 阅读:
140
评论:
0
内容摘要:
吴腊保: 传承慈孝文化 践行传统美德 提笔前,沉思着今天要写的内容。"三八"妇女节临近,本文的主题是慈孝,如果要慈孝,我只想说我们的母亲。和许多女儿一样,爱我们慈祥、善良、温和又坚强的妈妈。 慈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早巳浸透了几千年。古人所说的"至......
吴腊保: 传承慈孝文化 践行传统美德
提笔前,沉思着今天要写的内容。"三八"妇女节临近,本文的主题是慈孝,如果要慈孝,我只想说我们的母亲。和许多女儿一样,爱我们慈祥、善良、温和又坚强的妈妈。
慈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早巳浸透了几千年。古人所说的"至要若教子",至关重要的事情讲的就是教育好儿女。
周朝三位杰出的母亲便是教子的典范,她们为治国、平天下做出了贡献。她们使周朝政权保持八百年基础的幕后英雄,她们是太姜、太任和太姒。"太太"一词就来源如此。这三位母亲生的儿子,无论是做君王的还是没做君王的,他们都非常贤德。比如太王所生的泰伯和仲雍,当时这两位了解父亲的心意:父亲有意想让自已的三子王季(周文王之父)来继承王位,当时泰伯和仲雍就主动让贤。孔子赞叹泰伯的德行说:"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巳矣。"也就是说泰伯他的德行巳经达到了顶点。
母慈子孝是社会提倡的道德风范,母亲只有"慈"了,子儿才能孝。这其中也包含了母亲对子女的教化责任。古训说:"要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母亲实际上就是担任这样的角色:作之君,母亲是孩子的领导;作之亲,母亲是孩子最亲的人:作之师,母亲是孩子的老师。母亲为长者自尊,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处理。母慈子孝,天下也就大同了。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母亲生我,哺育我,父母的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比海深,为人子儿者理应常思报答。
在中国古代有种说法: 资父事君,曰严与敬。孝当竭力,忠则尽命。在家侍奉父母是孝,出来服务国家和人民是忠:忠是大孝,孝是小忠。只有对父母孝的人,才能对国家和人民忠。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和核心,"百善孝为先,百德孝为首,百教孝为始",一直作为伦理道德之本,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和传统文化的文明精髓。
孝道在我国源远流长。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孔子主张"仁爱",仁爱是孝顺的基础,"孝悌"为仁之本,儒家观念对中国影响深远。那么,"仁孝"关系究竟是什么?何为儒家的"孝观"呢?这种观念有何现实意义?
德建名立,形端表正。空谷传声,虚堂习听。人都向往有一个好的名声,就像喜欢果树可以结很多果实一样。然而,一棵树如没有坚实的根基和粗壮的主干,是结不出累累硕果的。人也一样,要想有名声,必须先提高自已的内在修养,这就要学习贤人,克制私念,建立德行。古语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这个道理。内心一无是处的人,相貌再俊美也会遭人厌恶,而内心高尚的人,无论其外表如何,都会让人喜欢!再回头看看黄香扇枕的故事: 临深履薄,夙兴温凊。似兰斯馨,如松之盛。古代对孝的要求是"夙兴夜寐",就是说早晨父母还没有起床,做儿女的就要先起来:晚上父母睡下了,做儿 女的才能睡。这就是古代《二十四孝》中的故事,也是典型的"温凊"的故事。以我国童蒙读物《三字经》为例,直观看,孝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孝敬父母,"为人子,方少时,尊长辈,习礼仪: 第二层次是不仅孝敬自已的父母,也能关心别人的父母:不仅爱护身边的人,也能爱护别人的兄弟姐妹,孝与悌,需继承,长与幼,骨肉亲。第三层次,是将个人、家庭之间的小爱,扩至对社会、宗族和国家的大爱,"家爱我,我爱家,族爱我,我爱族,推此心,爱中华"。
孝为德之本。对父母前辈的赡养尊敬,对兄弟的关爱帮助,对国家乡土的眷恋忠诚,构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以孝为根基的道德文明。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一个人的"立德"、"仁慈"、"节义"、"修志",乃孝亲四大纲目。因此,孝亲不仅仅是血脉亲情的小事,也是决定着一个人如何做人,如何为宗族和国家分忧的大事。
在社会进步,高科技昌明的今天,孝亲文化更具现实意义,更需发扬光大。只有越来越多的人践行孝老爱亲美德,让以德立身,以孝兴族兴家,成为时代风尚,才能更好地建设民族精神家园。
汉川市吴氏宗亲筹委会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腾讯朋友
百度新首页
上一篇:
拜见长春观吴诚真方丈有感而抒
下一篇:
【散文天地】吴俊凯|走过那条山间小道
相关文章
03-05
贵州省榕江人吴喜平寻根
03-04
共聚吴朴故居 缅怀布衣学者
03-03
厦门市姓氏源流研究会吴氏委员会 辛丑年正月十八参加《泉州吴氏大宗祠辛丑年春祭大典》
03-03
赣县南塘清溪蕉芫吴必万支系筒况
03-03
龙岩市吴氏委员会吴汉鑫会长一行 前往龙岩市永定区坎市镇秀山村联谊交流
03-03
吴义者:瑞安吴氏福会首届庆典活动上的讲话
03-03
万七武德荫后世 五代同堂迎新春
03-03
吴大升向天门市图书馆捐赠《左台吴氏大宗谱》
03-02
厦吴会会长吴国荣宗长一行诏安考察吴朴故居
03-02
积极创作,砥砺前行
相关评论
本栏最新
03-24
吴辰熹《一件美好的往事》
03-11
【散文】吴利强/故乡的涝池
03-07
拜见长春观吴诚真方丈有感而抒
03-05
吴腊保: 传承慈孝文化 践行传统美德
02-28
【散文天地】吴俊凯|走过那条山间小道
02-24
春天的希望
12-30
浅说祠堂
12-28
宗族文化丨理想中的会长,什么样?
12-12
人有二个宝 双手和大脑
11-13
吴水连|鞠躬尽瘁老黄牛
本栏推荐
拜见长春观吴诚真方丈有感而抒
春天的希望
浅说祠堂
一组木雕格子门,见证拉乌吴氏家族沧桑史
千秋功过说夫差
包荒积德 怀仁附远 ——共贺世界吴氏宗亲第六次恳亲大会圆满成功
粤西泰伯文化研究会通讯录
吴耀振:赴京参会的感想
你敬吴家人一尺,他敬你一丈,吴家人不惹事,也不怕事!
字字珠玑,句句戳心——原囯务院副总理吴仪退休后的感悟
阅读排行
泰伯至德精神 与 中华民族基本精神内核
延陵行
【佰】与【伯】之辨
刘大《续泰伯高于文王》
宁乡吴氏文艺选(七)
厦门吴文化讲座之二十三 是“太伯”还是“泰伯”
吴起击魏救赵 饮马黄河
尧舜后裔 吴氏一脉
何正回:1961邻妪吴氏
李碌摹段庠酱呵铩
华夏吴氏网
QQ交流群:
85987924
站长QQ:
116539779
吴氏网
公众号:
cwu2015
世界吴氏
公众号:
worldwucom
粤ICP备13015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