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保存到桌面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说吴

昌溪吴氏最早的两次建祠

时间:2020-10-01 11:31:48   作者:山野一丁   来源:小茶生   阅读:226   评论:0
内容摘要:昌溪吴氏最早的两次建祠 古代中国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历代帝王都将宗祠看作是国家权利的象征,统治人民的支柱,所以建立宗祠是皇室的特权。祠堂与家庙、神庙有联系,最大的家庙当属皇帝家的太庙,其次是诸侯、王公的宗庙,一级一级下来到了士大夫也有资格建家庙,普通庶民只能路祭。 民间祠堂......
昌溪吴氏最早的两次建祠


    古代中国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历代帝王都将宗祠看作是国家权利的象征,统治人民的支柱,所以建立宗祠是皇室的特权。祠堂与家庙、神庙有联系,最大的家庙当属皇帝家的太庙,其次是诸侯、王公的宗庙,一级一级下来到了士大夫也有资格建家庙,普通庶民只能路祭。
    民间祠堂从西汉开始出现并逐步兴起。汉代祠堂是建在墓前的祭祀场所,多为石质,又称石室或石祠。此后数代由于等级制度的禁锢,有资格拥有宗祠的人,依然寥寥无几。
    民间允许建立宗祠,始于明朝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允许民间“联宗立庙”诏令的颁布,民间建立宗祠终于获得了合法的地位。昌溪太湖吴氏宗祠缘此于明万历年间(公元1579年)开始筹建。在此之前,昌溪吴氏曾建过两次家祠,均毁于火患。
    昌溪太湖吴氏始祖吴一之,其五世孙学问渊博的南宋生员吴应敏,字大成,号敏之,待人仁慈惠爱,通过为朝廷边防军队捐赠大量粮食而除拜太和县主簿。(据歙县志载为主簿,宗谱载是县令。)获得建祠资格,应敏在公元1250年前后鼎建宗祠,后被火烧成废墟。
    太湖九世孙吴仕昭,字仁师,号昌溪清隐,郡庠生入国子监。经极力钻研经籍,京闱中乡贡进士,职列秋曹主事,荣封考妣,获取建祠资格,其子希严、希荣二公,明洪武年间,于龙关之阳(北面)构建宗祠,永其孝恩。后又遭火灾,祠堂被毁。


                                               山野一丁搜集




相关评论

华夏吴氏网QQ交流群:85987924   站长QQ:116539779   吴氏网公众号:cwu2015     世界吴氏公众号:worldwucom

  粤ICP备13015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