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保存到桌面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动态

忠实的宗祠守护者

时间:2020-08-10 10:19:23   作者:南山吴氏   来源:小茶生   阅读:134   评论:0
内容摘要:忠实的宗祠守护者 南山宗祠始建于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由彭婆太传下的祚昌、汤湖、赤迳、南山、塘厦、奥杳、大坝、司前、均邦众户合力架造。祠堂内供奉彭婆太以上历代祖宗,神圣之地不允许任何人在内吃喝拉撒打铺睡觉,所以外地本家来守祠时必须在外租间居住,侧厢房成为他们首选。在3......
忠实的宗祠守护者
忠实的宗祠守护者
    南山宗祠始建于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由彭婆太传下的祚昌、汤湖、赤迳、南山、塘厦、奥杳、大坝、司前、均邦众户合力架造。祠堂内供奉彭婆太以上历代祖宗,神圣之地不允许任何人在内吃喝拉撒打铺睡觉,所以外地本家来守祠时必须在外租间居住,侧厢房成为他们首选。

在311年漫长历史中,零星资料记载守祠人有:均邦户(抚市骊龙坑与县城南门)山碧、原漠,汤湖户汾年,最后两位均是南山户人:“懵遢”(背头岌)与初海,其他无从考据。守祠是崇高又优薪的工作,工资从九地众户收取的丁钱与及乡绅达人乐捐成立的基金中领取。打扫卫生、日上三柱香,修葺捡漏和驱赶在背头山采樵砍柴的外姓人是他们职责所在。值得浓墨添笔的是:均邦户祠首山碧从筹建宗祠始,至乾隆十年由其侄原谟接替止,整整三十五年为宗族事业奔波操劳,可谓鞠躬尽瘁矣。

忠实的宗祠守护者

    1942年重修入龛进火,由德高望重的善荣公(绰号迟大汉)以八十三岁高龄,银须长飘手捧香炉走在最前列,庄重仪式昭示着红红火火,万世兴隆昌盛。

忠实的宗祠守护者

    文革″破四旧"时期,天下庵寺庙祠尽被拆毁,本村陈黄两姓的也无一幸免。唯有吴家祠独善其身,多亏樟林(当时的生产队长)前辈等巧计得保。

忠实的宗祠守护者

忠实的宗祠守护者

    今之祖祠犹如慈祥的长者,呵护着一代又一代子孙在此繁衍生息,开枝散叶。任随斗转星移时光荏苒,慕祖敬宗之情始终不变。正是这些留名与及更多不知名的忠诚守护者,南山宗祠才能三百年屹立不倒完整保存至今,谢谢他们!   

    (附上由善荣公收藏传至今的,康熙四十八年建祠购地契,雍正十一年山碧、乾隆十七年原谟、乾隆三十九年汾年租间契)

忠实的宗祠守护者

忠实的宗祠守护者


    备注:(一)最初祠址选县城南门(现南门街上下巷),由于均邦户经过清初人口大发展(千九郎公房吴宗一,3子19孙56曾孙166玄孙)已经成为永定旺族,也急需他自己的分祠,加之他们在宗族事务中有绝对的话语权(如吴祖馨还是﹤永定县志﹥总裁呢),所以吴氏家庙实为岐岗公分祠。在被悔约的情况下,只得改址南山。建祠内容大部分不变,理事会成员不变,契约被祠首山碧转交南山户持有。所以在南山祠堂租间契中出现人物如山碧山翠原谟朝宗康福禹谟念蓼等都是均邦户人,就顺理成章不难解释了。

忠实的宗祠守护者

      (二)明朝万历以前,南山祠堂位置还是黄姓地盘,今鱼塘为他们的“牛泳窟”。相传一位会寻龙点穴地理先生为答谢黄婆太(南山第三代经一郎公夫人)的热情款待(因为贫穷,上品菜番薯叶泡汤),特地爬上狗仔岭向下俯看勘察,发现背头山麓:“案上文峰对面插,凤阙叠叠宝盖重,左右行龙如云走",此仍风水宝地也,便向黄婆太透露天机。后来黄婆太以“寨岭上弹丸之地难发展,子孙多无处栖身落脚"为由向娘家亲戚借来此块地。最先手头拮据时垒个茅寮,待后代发达时便可考虑建祠。以上是宗祠最初雏形。


相关评论

华夏吴氏网QQ交流群:85987924   站长QQ:116539779   吴氏网公众号:cwu2015     世界吴氏公众号:worldwucom

  粤ICP备13015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