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任先生跋

金庸先生,浙籍港人,文學泰斗;吳任先生,閩籍港人,書壇大俠。金先生筆墨生涯,笑書神俠,擅古詩詞,亦重書法,每對吳先生欣賞有加。吳先生原學體育,跡近武林,於金先生之武俠書寫,感悟益深,膜拜已久。於是,蕞爾香江,邂逅過從,雖非惺惺相惜,終究頗多文緣。金先生既去,吳先生撰文痛悼,往事歷歷,淚意滂沱,尤其是文末感嘆,“嗚呼!天奪查公,天妒金庸!地不能載,地不能埋!”文情俱斐。讀之令人唏噓不已。又展示與金先生過從墨跡影像,所書金先生篇章墨寶若干,乃是以書(書法)追(悼)書(金先生小説),成文事佳話。吳先生之書也,潑墨縱橫,遵法度而廢周章,才情充沛,多意境而少鄉願,其風格幾可聯想到金大師小説造詣。

不才與金庸先生頗多文字之緣,亦有一點書緣:當年澳門大學授予金先生榮譽博士銜,所贈贊詞,即爲某草書,冠蓋一行送至先生処,先生著紅衣,展讀有間,連稱蓬蓽生輝。吳先生書法大家,某書出餘興,先生卻不見棄,諸多提携。兩位先生於我,於初學書法,大而言之,可謂皆有知遇之恩。今讀吳先生追悼金先生文書,頗多感同身受,遂撰此小文,以附驥尾。
澳門大學 朱壽桐敬筆
庚子長春之末
序 言
前几天,吴任老师與我微信通话时,无意间提起金庸大师與他誼屬亦師亦友,諸多往事,文書交集,曽写过一篇《悼金庸》文紀之。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对于从小沉迷于金庸武侠小说的我来说,自然对先生的离世有箭穿心般痛苦,吴任老师一提起先生又触及了我对他的无限缅怀,大有一睹悼文的迫切想法。吴任老师随即发来,激动的我秒击点开,先是手指由上而下滑拨一番,一幅幅熟悉的经典电影画面和金庸先生主礼吴任老师书法篆刻展览时的精彩场景,頓時吸引了我,手指轮翻滑动好几次仍觉新意無限。最后,细细拜读了此文,其实,悼文位于美篇之首,本应先阅,可我放在末尾,是想把高潮、精华慢慢咀嚼。果不其然,悼文中吴任老师对金庸先生的敬仰和不舍,金庸先生对吴任老师的厚爱与器重,文中描述的是那样深情,那样真切!期间适逢清明时节,有幸以悼文方式拜祭金庸先生,以表达对他的追思和敬重!
摩洛哥:许广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