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保存到桌面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祭文

2011清明吴氏祭文选(祭母篇)

时间:2020-01-29 23:28:35   作者:   来源:   阅读:11128   评论:0
内容摘要: 这是几十年前的事了,在我读初中时曾经读过郭沫若的诗歌,觉得不怎样。后来长大一点,又开始四处找他的书来读。因为是四川老乡,他的诗歌散文我觉得很有亲切感,再后来下乡了,在文化饥荒的年代,我却意外的得到一本<沫若译诗集>,其中我最感动的,是英国十八世纪著名诗人<葛雷......

   这是几十年前的事了,在我读初中时曾经读过郭沫若的诗歌,觉得不怎样。后来长大一点,又开始四处找他的书来读。因为是四川老乡,他的诗歌散文我觉得很有亲切感,再后来下乡了,在文化饥荒的年代,我却意外的得到一本<沫若译诗集>,其中我最感动的,是英国十八世纪著名诗人<葛雷>写的“墓畔哀歌”:
暮钟鸣,昼已冥,
牛羊相呼,纡回草径,
农人荷锄归,蹒跚而行,
把全盘的世界剩给我与黄昏。
昏朦的四景已从眼前消尽,
肃静的寰空之中万籁无声,
只有些甲虫纷飞,鼓翼营营,
幽渺的铃声待使远处的豢栏安静;
那儿有高塔嶙峋,藤萝掩映,
呆然的一只枭鸟向着月在哀吟,
好像是在说,她不该来近
他的幽栖,扰乱他固有的静境。
杈桠的榆树之下,扁柏成荫,
草丛累累堆着一些古坟,
各个的幽宫之中永远长眠,
长眠着村上已故的先人。
清晨的微风吐放清芬,
茅檐之下燕子噪晴,
雄鸡啼,牛角鸣,
再也不能啊把他们唤醒。
炉火熊熊不再为他们上焚,
家妇殷勤不再为他们荐枕,
稚子不再候门报说他们的归信,
也不再登滕上争着接吻他们。
他们的镰刀曾割取历岁收成,
他们的犁锄曾屡把瘠地深耕,
他们放逐牛羊时何等欢欣,
他们的斤斧曾伐了多少树林!莫使豪华呀带着轻蔑的笑容而听。
门阀的虚耀,权势的夸荣,
美之所能赋,富之所能营,
一样的等待着不可避的时辰,
光荣的途径只是引向坟茔。
莫使野心家嘲笑他们的苦辛,
他们的贫乐,他们暗淡的命运;
这些贫苦人简短的一生。。。。。。
       这正是我母亲去世不久,我正在深沉地痛悔自己的冥顽不孝,在平桥林场的荒山上我常常对着断碑残碣沉思,读到墓畔哀歌,觉得深有同感。我简直不能接受,慈爱的母亲就这样突然地离开了我们。亲手操办过幼儿园,最爱婴幼儿的她,最大的遗憾可能就是没有看到自己的孙辈。她没有看到我们今天的人生,她唯一的财富就是我们五个子女,她如果地下有知,一定会欣慰地点头赞许。积习中我也涂鸦了几句,作为今年的纪念:

我们慈爱的辛劳的永远无法替代的母亲 ,走了,

然而四十一年来,我的心

一直紧跟在母亲的身边,

就像小时候上街紧紧揪住母亲的衣襟。。。。。。

她的枯瘦驼背的身躯时常出现在我的眼前,

她还戴着老花镜在缝纫机前忙碌;

她还撑着油纸伞从菜市买回了东西;

她还掏出带着体温的钱币

悄悄地塞进我的口袋里;

母亲好像还在我们家里,

不知疲倦地操劳着一切。。。。。。

 

母亲走了,

好像去寻找我的童年。

在五十年代末大饥荒时,

是母亲救了我的命,

把我从病魔手中夺回

六十年代 动乱蜂起,

母亲教我奉公守法

多读好书,管好自己

。。。。。。

母亲走了,

好像去回看故园

那里有外爷亲手建起的旧居,

那里有姥姥天天侍弄的菜畦。。。。。。。

那里还有我祖先的灵墓

更有许多老一辈的亲戚

。。。。。。

慈爱的母亲就这样走了,

可叹她只过了短暂的五十五个春秋;

这一生我有很多很多的遗憾,

最大的遗憾是不能亲自侍奉母亲;

这一生我有很多很多的悔恨,

最大的悔恨是我不该让母亲

为我伤心流泪。。。。。。

大地啊,愿在你的怀中,母亲永远安息;

犹如母亲永远在我的心中!                    

                                                                             2011.3.17


相关评论

华夏吴氏网QQ交流群:85987924   站长QQ:116539779   吴氏网公众号:cwu2015     世界吴氏公众号:worldwucom

  粤ICP备13015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