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保存到桌面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故事

吴稚晖与国民党三代领导人(上)

时间:2020-01-29 21:04:16   作者:   来源:   阅读:11192   评论:0
内容摘要: 雪堰吴氏东分六房十六世吴稚晖先生铜像 此铜像在吴先生去世后有蒋中正先生亲自监制,先保存在雪堰桥吴先生故居。吴稚晖与孙中山 吴稚晖于1901年3月东渡日本。同年夏天,孙中山也来到日本,有留学生邀呈稚晖一同拜访在横滨的孙中山,但在吴稚晖的观念中,革命就如同造反,而好造反的孙文即便不......

吴稚晖与国民党三代领导人(上) - jiangnanwujia - 雪堰第一世家

 

                                                  雪堰吴氏东分六房十六世吴稚晖先生铜像                                                                   

                          此铜像在吴先生去世后有蒋中正先生亲自监制,先保存在雪堰桥吴先生故居。                

                                                                       吴稚晖与孙中山

吴稚晖于1901年3月东渡日本。同年夏天,孙中山也来到日本,有留学生邀呈稚晖一同拜访在横滨的孙中山,但在吴稚晖的观念中,革命就如同造反,而好造反的孙文即便不是强盗,也与草莽英雄没有区别,他对这种犯上作乱者极为反感,因而拒绝前往。

1903年吴稚晖因《苏报》案,又一次在好友陆尔奎的帮助下西行英国,9月到达伦敦,后又转到苏格兰,住在爱丁堡。

1905年春,孙中山从法国到英国发展兴中会成员,顺便拜访了吴稚晖。本对孙中山有成见但经好友钮永建等介绍才改变看法的吴稚晖,在艰难的异国他乡见到这位温文尔雅的革命领袖亲自登门拜访,遂对孙中山产生了好感。第二天亲往伦敦孙中山住处回访了孙中山。是年冬,在伦敦,吴稚晖加入了同盟会。

    1907年春,日本政府应清王朝之请,驱逐孙中山出境,孙中山离日前,接受了一笔日本政府和日本商人的赠款(分别约七千元和一万元),孙中山将其中的二千元交给同盟会东京总部机关报《民报》,余款充作购买武器之用。但主持《民报》的章炳麟、宋教仁等认为孙不该接受日本政府之赠,同时,给《民报》的经费也太少,而与孙中山矛盾,章炳麟等撰文诬孙中山借革命肥家。这些文章见诸报端后,对孙中山和同盟会的革命活动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吴稚晖得知后,为孙中山出谋划策,他建议孙中山将经济账目公开,并在《新世纪》多次撰文为孙中山辩解。为此得到了孙中山的高度评价,他在1910年7月20日致吴的信中说;“弟自抵美西及檀香山二地,大蒙华侨欢迎,此皆多《新世纪》、先生辩护之力也。”

1910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此时,孙中山正在美国北部筹募革命经费的款项,得知消息后于11月到达英国,孙中山每日忙于外交,希望赢得西方国家对中国革命的支持,日常来函处理便全部由吴稚晖承担。吴稚晖在伦敦为孙中山处理各种函电,共商建国大事,定青天白日旗为国旗,于伦敦唐人街首先悬挂。孙中山临回国时,关照稚晖也要及早回国。这样,吴稚晖在孙中山抵达上海3天后即12月28日也到了上海。

吴稚晖与国民党三代领导人(上) - jiangnanwujia - 雪堰第一世家

                                                       1911年吴稚晖偕儿子吴叔薇与孙中山在伦敦合影

在上海逗留几天后,吴稚晖于1912年1月4日来到南京面见孙中山,受到孙中山的欢迎,并与孙中山一起并榻而眠,共同生活了四天,孙中山非常器重吴稚晖,要记他出任教育总长一职。但在这短短的四天中,吴稚晖发现了国民政府内部的种种矛盾与斗争,各派势力竞相争权夺利,就连同盟会内部也是争得不可开交。吴稚晖深感厌恶官场的复杂,坚决推辞了孙中山的邀请辞别回到上海,准备仍然以笔耕为业。

在1912年至1923年期间,吴稚晖主要参与汉语拼音的制定,任教育部读音统一会议长,提倡国语注音与国语运动。后与李石曾等发起法国勤工检学运动,任中法里昂大学校长

1924年1月,吴稚晖从上海到广州参加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大会选举出了中国国民党中央领导机构。包括由胡汉民等二十四名执行委员和毛泽东等十七名候补执行委员组成的中央执行委员会以及由吴稚晖等五名监察委员和蔡元培等五名候补监察委员组成的中央监察委员会。从此,信奉无政府主义的吴稚晖开始进入国民党中央领导层,并在这个位子上历经了一大到1952年10月国民党在台湾召开的七大,历时二十八年。

1924年9月,江浙战争爆发,孙中山抓住这一大好时机,决定立即北伐。但又担心盘踞广东的陈炯明乘机叛乱,于是请吴稚晖说服陈炯明。于是,在北伐中陈炯明叛乱前,吴稚晖不断往来于孙、陈之间作调定,但陈炯明最终还是还是与孙中山决裂而叛乱。

1924年10月,在第二次直奉战争前线的直系将领冯玉祥突然发动军事政变,回师北京,推倒了直系军阀政府,邀请孙中山来京主持国事,同时成立清室善后委员会负责清点故宫财产,聘请李石曾为委员长,吴稚晖受李邀请,于12月赴北京担任善后委员会委员,协助清理故宫财物。孙中山接到邀请后,于1925年 1月26日到北京,由于长期的繁忙、愤慨与忧虑使孙中山一到北京就住进了协和医院。3月12日,孙中山病逝,吴稚晖成为孙中山“遗嘱”的证明者,而成为国民党临危顾命的元老重臣。

吴稚晖比孙中山年长一岁,与孙中山私交甚好,颇得孙中山器重。吴稚晖是早期同盟会成员,在辛亥革命前后一直为孙中山鞍前马后而奔走直至孙中山去世,这一切无可置疑地奠定了吴稚晖在国民党中的元老地位,也是始终深得蒋介石敬重的原因之一。

 

                                                          吴稚晖与蒋介石

孙中山去世以后,吴稚晖又为之鞍前马后奔波的就是蒋介石,为此被人称为蒋介石的“师保”,也足以说明蒋介石对吴稚晖的倚重。

吴稚晖与国民党三代领导人(上) - jiangnanwujia - 雪堰第一世家

                                                                                 吴稚晖与蒋介石合影

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1925年7月1日国民党在广州成立国民政府。 

1926年7月1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颁布北伐动员令,9日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北伐战争正式开始。在北代誓师大会上吴稚晖将孙中山的遗橡和党旗国旗授给时任北代军总司令蒋介石,并臻词激劢全体将士。

吴稚晖与国民党三代领导人(上) - jiangnanwujia - 雪堰第一世家

                                                                            吴稚晖在北伐祝捷会上演讲

1924年出席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监察委员。后历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政治部主任、国民党中央特别委员会委员、中央政治会议委员、中央研究院评议员、国语推行委员会主席、国防最高委员会常务委员、总统府资政、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等职。

1943年,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病逝陪都重庆,蒋介石力邀吴稚晖为新主席,但被其推辞说:“我这个人不宜当主席。”蒋问为什么不适宜?吴稚晖回答说:“我最控制不住自己的性情。当了国府主席,就要经常接见外交使节;看到他们穿着本国的服装,花花绿绿像做戏一样,我会禁不住笑出声来的。那有失国体呀!”蒋介石听后也笑了起来。由于吴稚晖淡泊名利为人廉洁,故深得蒋介石器重。

1946年,国民政府在南京召开国民大会,大会的中心任务是制定《中华民国宪法》,故又称为“制宪国大”。 吴稚晖担任制宪代表主席,经过 41天的讨论,大会通过了《中华民国宪法》,最后由吴稚晖将《中华民国宪法》递交给蒋介石,所以吴稚晖被很多人认为是“制宪大佬”。

吴稚晖与国民党三代领导人(上) - jiangnanwujia - 雪堰第一世家

 1946年国民大会上,吴稚晖将《中华民国宪法》递交给蒋介石

蒋介石一生对蒋介石敬重有加,以下几个实例即可见一斑。

吴稚晖的篆书很有名气,为民国四大书法家之首。在重庆时,蒋介石请他写“蒋金紫园庙碑”,全文八百余字,吴稚晖当时已77岁了,依旧凝神贯注,用两个半天一丝不苟完成,陈布雷称赞其“圆浑凝重,是楷书篆化的精品”。

吴稚晖与国民党三代领导人(上) - jiangnanwujia - 雪堰第一世家

                                                              吴稚晖应蒋介石所请书楷书《蒋金紫园庙碑》

1944年吴稚晖80岁。重庆的《说文》杂志准备为他出纪念专号,他写信坚拒。但蒋介石还是为他在中央党部设了寿堂,各界联名致贺,设“吴稚晖奖学金”,拟在美成立“稚晖大学 ”。蒋介石题写“高山景行”寿轴,写祝寿信,落款为“晚蒋中正率子经国顿首”。 农历2月28日吴稚晖生日那天,以蒋、宋夫妇的名义,给吴稚晖送去一盘大蛋糕,恰好来了一群亲友,他亲自动手把寿糕切成小块,请大家分享。

1948年蒋介石纂修宗谱《武岭蒋氏宋谱》,蒋介石请吴稚晖为总裁,陈布雷为总编纂(实际总纂是沙孟海),其谱为一代名谱。蒋介石在《先系考序》中记载:“今岁戊子(1948年),吾族重修宗谱,特聘武进吴先生(按:蒋介石尊敬吴稚晖,当面或文字均不称其名而称吴先生)为总裁,主其事,慈溪陈君布雷,鄞县沙君文若为编纂,襄其成。”。首谱序为吴稚晖所撰,内外题签均是吴稚晖一人手笔。

1949年2月24日,蒋介石派专机“美龄号”将吴稚晖从广州接到了台北。6月24日,吴稚晖日记写道:奉化父子来访。

1953年10月30日,89岁的吴稚晖先生走到了人生的终点,老友于右任为治丧委员会主任;蒋介石主祭,并题写“痛失师表”匾额。

吴稚晖与国民党三代领导人(上) - jiangnanwujia - 雪堰第一世家

                                                            金门岛稚晖公园内的稚晖纪念亭,内有蒋中正先生

                                                            手书“吴稚晖先生水葬纪念亭”的石碑。

天气: 阴 - 雷阵雨 25℃ ~ 32℃ 偏南风 4级

2011-6-30(农历辛卯年五月二十九)


相关评论

华夏吴氏网QQ交流群:85987924   站长QQ:116539779   吴氏网公众号:cwu2015     世界吴氏公众号:worldwucom

  粤ICP备13015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