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保存到桌面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古地名

中国古地名对照五

时间:2011-09-29 00:00:00   作者:   来源:   阅读:9677   评论:0
内容摘要:郧――春秋时有郧国,在湖北安陆或郧县,为楚所灭。郧阳――明成化时分襄阳府置郧阳府,治郧县。时在荆襄流民起义失败后,明政府在流民群集处增设府县,以加强统治。民国废府。贵乡――前燕曾置贵乡郡,东魏于其地分馆陶县置贵乡县,在今河北大名东北。五伏后唐改广晋,后汉改大名。贵阳――明隆庆间改......

郧――春秋时有郧国,在湖北安陆或郧县,为楚所灭。
郧阳――明成化时分襄阳府置郧阳府,治郧县。时在荆襄流民起义失败后,明政府在流民群集处增设府县,以加强统治。民国废府。
贵乡――前燕曾置贵乡郡,东魏于其地分馆陶县置贵乡县,在今河北大名东北。五伏后唐改广晋,后汉改大名。 
贵阳――明隆庆间改程番府置贵阳府。民国废府。
贵德――辽有贵德州,治贵德,在今辽宁抚顺北。蒙古废。
贵霜王国――大月氏贵霜翕侯丘就劫于公元一世纪上半期创立,至二世纪前期迦腻色迦时,成为中亚大国,北起花刺子模,东南有印度半岛西北部,都城布路沙布罗(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其后渐衰,五世纪为恹哒所灭。
显州――辽在今辽宁北镇一带置显州,治奉先(今北镇西南)。金升广宁府。 
昱岭――今浙江临安县西部天日山要隘,有昱岭关。
思南――明土司,后置府,治所在今贵州思南。民国废府。
思恩――唐有思思州,明置府,治所在今广西武鸣北旧思恩。民国初改武鸣府,旋即废府。
幽州――①《周礼・职方》九州之一。②汉武帝十三刺史部之一。东汉治蓟县(今北京城西南)。辖今河北北部、辽宁大部、北京市、海河以北的天津市等。其后缩小。唐又为方镇,见“范阳”。契丹为南京幽都府。
幽蓟十六州――北宋末又称燕云十六州,石敬瑭割给契丹之地,在今河北、山西两省北部。十六州为幽、蓟、瀛、莫、涿、檀、顺、新、妫、儒、武、云、应、寰、朔、蔚。
科布多――科布多城,原在科布多河畔,1730年筑成。1763年迁布扬图河畔,现为蒙古国科布多省省会。1761年,乾隆派参赞大臣驻科布多,统辖阿尔泰山南北麓厄鲁特蒙古及阿尔泰、阿尔泰诺尔两乌梁海部落,受
驻乌里雅苏台的定边左将军节制。科布多遂为政区名称。两乌梁海被俄割占大部后,清廷设阿尔泰办事大臣,统率阿尔泰乌梁海的剩余部分(民国并入新疆)。1912年,科布多厄鲁特亦为受俄国指使的喀尔喀封建主所占。
钟离――秦以楚邑置县名钟离,在今凤阳东北。晋于此置郡,亦名钟离。隋唐为濠州钟离郡;参见“临濠”。 
钦州――今广西钦州,隋始有此名,治钦江,在今钦州东北。宋移治安远,即今钦州。明废安选入州。民国度州,州治为钦县。今为钦州县。原属广东,1965年划归广西。
复州――①北周置,治建兴(今湖北沔阳,隋改今名),唐后期移竟陵(今天门)。南末后期再移沔阳。元为沔阳府。②辽复州治在今辽宁复县东北,辖今复县地。蒙古废。 
香山一一①洛阳龙门山东之香山,唐白居易居此。②北京西郊西山有香山,主峰鬼见愁;⑧南宋绍兴末分东莞县置香山县,1925年改中山县。

临湘――从秦至隋,今长沙为临湘县。隋改长沙。
临潢――西拉木伦河古名潢水,契丹上京临潢府即因而得名。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东南波罗城。
临濠一一元曾改濠州为临濠府,治钟离(今凤阳)。明初为中都,旋改凤阳府,治凤阳。
临晋关――蒲津渡口要隘,战国魏筑关,在今陕西大荔东。后有蒲津关、蒲关、大庆关等名。
临渝关――即渝关(山海关)。
哈拉和卓――约元明之际所建城堡,在今吐鲁番东南六十里,堡之西南有汉唐高昌城故址。
峡州――北周改拓州置,在长江三峡之口,治夷陵,辖今宜昌等地。明为夷陵州,即今宜昌。
峡路――宋分西川路置,治兴元府(今汉中)。后又分为利州、夔州二路。
蛲关――在今陕西商县西北。刘邦绕此关进至蓝田南。
峥嵘洲――在今湖北黄冈西北长江中的沙洲。东晋刘毅破桓玄处。
昭义――唐昭义军领泽、潞、磁、邢、铭等州,参“泽州”。
昭文――清雍正分江苏常热置昭文,取昭明太子读书处之意,民国仍并入常熟。
昭关――春秋时吴楚间要隘,在今安徽含山县北小岘山,其地两山对峙。传为伍子胥入吴所经。
昭陵――唐太宗墓称昭陵,在陕西醴泉东北五十里九峻山。又清太宗(皇太极)墓亦称昭陵,在沈阳北郊。
昭君墓――即青冢,在呼和浩特市南郊,大黑河以南。
昭莫多――蒙古语树木。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兰巴托东南图拉河上游南岸。清军破噶尔丹处。 
毗沙――唐在于阗国置毗沙都督府,属安西都护府。 
毗陵――春秋吴季札封地延陵,汉置毗陵县(今江苏常州)。晋置毗陵郡,治丹徒(今镇江东丹徒镇)。后郡与县均改名晋陵。隋唐为常州毗障郡。
郢――公元前689年,楚文王都郢,即今江陵西北纪南城,至前278年,秦白起破郢,为楚都四百余年。中间昭王一度迁若,惠王迁鄢,均暂时性质。但二地因而亦称为郢,江陵之郢亦称纪郢,以相区别。其后楚迁陈,迁巨阳,迁寿春,均称为郢。
郢州――隋以前的郢州一般指后来的鄂州,治所在今武汉市武昌。南朝宋从荆、湘、江、豫四州析置。隋灭陈,改为鄂州。另一郢州以今钟祥为治所,西魏始置。故在隋统一前的数十年间,两郢州并存,相去亦不远。钟祥的郢州,元升安陆府。

荥阳――古荥阳在今河南荥阳东北,北魏移至今县。曹魏曾置荥阳郡。北齐为成皋郡。隋唐为郑州荥阳郡。
荥泽――今郑州西北有旧荣泽县,隋改广武县置,明中叶曾稍南移。1931年废。
药杀水――中亚锡尔河的古名。 
赵州――北齐改殷州置,治广阿(今河北隆尧东),唐移平棘,即今赵县。明省平棘入州。民国以本州为赵县。
赵城――隋置赵城县。1954年与洪洞合并。今为山西洪洞县北的赵城镇。
赵郡――汉赵国在今河北邯郸一带。魏赵郡在今赵县一带,不包括邯郸等地。以后北魏赵郡、隋栾州赵郡、唐赵州赵郡均同。
硐州――今作硇洲或匈州,广东雷州湾外东海岛东南海中的岛屿。宋末,帝g、帝m曾驻此。
咸平――辽置咸平县,在今辽宁开原东北。辽咸州,金咸州路、咸平府,均以此为治所。元复为咸平县。明改开原。
咸阳――秦咸阳在今咸阳东北二十里。唐再置咸阳县,在今咸阳东,明移至今县。 
轵关――轵道的关隘,见“太行八陉”。北齐曾在此筑长缄二百里。
临川――孙吴在今江西抚州一带分豫章设临川郡。本治南城(今南城东南),晋治临汝(今抚州西)。隋唐为抚州临川郡。
临邛――秦置县,在今四川邛崃。西魏在其地置临邛郡。隋有雅州临邛郡。唐析雅州,另置邛州临邛郡(雅州为卢山郡),宋为邛州,治所在临邛。
临江――①今四川忠县,汉为临江县。明初将县并入忠州。②东晋曾在今江苏如皋南置临江县,北周废。⑧今江西清江县西临江镇,宋于此设临江军,辖今清江等县。元为路。明为府。民国废府。
临安――宋建炎三年(1129年)升杭州为临安府。
临汾一一汉置临汾县,在今山西新绛东北,北齐并人太平县。隋再置临汾,在今市。隋为晋州临汾郡治所。唐改临汾郡为平阳郡。
临泾――西汉临泾县在今甘肃镇原南,从东汉到北魏,为安定郡、泾州治所。西魏废县。隋复置,在今镇原。唐元和中在此置行原州,五代、宋、金为原州治所。蒙古并入镇原州。
临城一在今山东枣庄市薛城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曾发生土匪孙美瑶劫火车巨案。
临洮――今甘肃岷县,古名临洮,秦置,西魏与隋末都曾暂改溢乐。秦长城西端在此。
临晋――战国秦汉的临晋在今陕西大荔东旧朝邑县东南。东汉末移今大荔。晋改大荔。北魏仍为临晋,又改华阴。西魏为华州(改同州)治所。
临海――孙吴分会稽所置郡,治临海(今属浙江)。隋唐为台州临海郡。
临茁――“茁”亦作“淄”。在今山东淄博市东北旧临淄。西周、春秋、战国齐都。初名营丘。子城周十里,大城四十里。

勃海郡――汉勃(渤)海郡治浮阳(今河北沧州东南),辖今天津市及冀、鲁一部。东汉治南皮(今县东北)。隋为沧州勃海郡。治阳信(今山东阳信西南)。今沧州市所在地在汉勃海郡中,而在隋沧州勃海郡界外。
勃利州――唐以黑水H一部置,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伯力)。
勃律――古西域有大小勃律,均在今克什米尔。大勃律在今巴尔提斯坦,小勃律在吉尔吉特。两国与唐有交往。
南山――汉长安在秦岭以北,故称秦岭终南为南山。张骞穿过河西走廊,称南面之山为南山,即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山。
南宁――唐南宁州在今云南曲靖一带,元亦曾以曲靖为南宁州。今广西南宁,唐为邕州宜化县。元后期改邕州路为南宁路。明为南宁府。民国废府,以府城为邕宁县。今有南宁市、邕宁县。
南安――①汉末曾改汉阳郡(公元74年以前为天水郡)为南安郡。隋废。②宋分虔州置南安军,治大庾(今为大余)。元为路。明为府。民国废府。
南阳――①春秋战国称南阳的地区颇多。鲁南阳指泰山以南、汶水以北地。晋南阳指太行以南、黄河以北地,战国为魏南阳,一部分属韩(按公元前263年,秦白起攻韩取南阳,韩本部与上党郡被分隔)。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地

亦称南阳,分属韩楚。②秦以宛为治所,置南阳郡。隋唐邓州南阳郡改良穰县(今邓县)为治所。元明清南阳府治南阳,即汉宛县、今南阳市。
南京――①唐肃宗时一度号成都为南京.②渤海有南京南海府,在今朝鲜境内。⑧辽先以辽阳为南京,后改为东京,而以幽州为南京析津府。④宋以宋州为南京应天府。⑤金先以平州为南京,旋废。后以开封为南京。⑥明成祖

迁都北京,乃以应天府(今南京)为南京。清为江宁府,习称南京。民国亦然。1927年始以南京为正式地名。
南都――①东汉称南阳郡治宛为南都。②唐肃宗时曾以江陵府为南都。⑧南唐在北宋初曾以南昌为南都。④明人常称南京为南都。
南徐――南朝宋在京口(今镇江)置南徐州,辖地本在江北,后改为江南。
南笼――今贵州安龙,清代曾名南笼。
南康――晋南康郡治雩都(今江西于都东北),后移赣县(今赣州)。隋唐为虔州南康郡。此为赣南之南康。宋于赣北置南康军,治星子。元为路,明曾称西宁府,后仍为南康府。民国废府。
南剑――宋于福建置南剑州,治南平。元为延牢路。
南兖――南朝宋改东晋侨置的兖州为南兖州,先治京口,后移广陵(今扬州西北),辖地在淮南。北魏也有南兖州,治涡阳(今安徽蒙城)。后郡境变动,治小黄(今毫县),在旧南兖的西北面。北周改为毫州。
南郡――秦以所占楚地置南郡,治郢,移江陵。孙吴曾移治公安。西晋旧治江陵。隋南郡即荆州。
南海――秦置南海郡,治番禺(今广州)。赵陀据其地建南越。汉武时再置。隋唐有广州(隋为番州)南海郡。
南越――古代南方越人的一支,“越”亦作“粤”。秦在其地置南海、桂林、象郡。秦汉之际,龙川令赵佗据其地,为南越国。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灭南越。 
南兰陵――南朝宋有南兰陵郡,治今江苏常州西北。
南运河――清代称从天津到临清的一段运河(卫河)为南运河,天津以北(白河)为北运河。
草桥关――在今河北高阳东。五代后晋时入契丹,周世宗复取其地。

济水―一江、淮、河、济,-古称四渎。济水有黄河以北与黄河以南两部分。黄河以北部分源出今河南济源西王屋山,入河处汉时在今武陟县南,后移今
温县东南,又移至温县西南。因受河堤阻挡,近代济水不入黄河,而折入漭河。黄河以南部分系黄河支流,古时从今荥阳北分出,东流入巨野泽(北朝时从今荥阳东北至巨野泽有南北两条水道)。出巨野泽后向北再向东流入海中,在今济南附近一段,大体同今黄河,从济南以北栎口起至海,大体同今小清河。隋以后巨野泽以上渐湮,以下则渐称清水。唐宋曾利用济水南派故道,通东方航运,如五丈河即是。以后又湮。
济州――①北魏所置济州,治稿嗷(今山东茌平西南)。唐安史之乱以前、州城为河所陷,辖地并入郓州。②五代后周分郓州重置济州,治巨野(今县南)。巨野本在北魏济州界之外,所领亦仅一小部分为旧济州地。金移州治于任城(今济宁,在北魏与巨野同属兖州)。元升路,辖境兼有今苏皖各一部。明仍为州,辖境缩小。清济宁州仅济宁、嘉祥、金乡等数县,巨野、郓城都不在州境。民国废州。
济阳――汉济阳县在今河南兰考东北,西晋在此曾置济阳郡,南迁后废。济阳县在唐初并入冤句县。 
济阴――汉分梁国置济阳国,改郡,治定陶(今县西北)。隋唐为曹州济阴郡。
济南――汉有济南国。呆楚七国乱后为郡,治东平陵(今章丘西)。晋移治历城(今济南)。北魏为齐州。宋政和中升济南府。元为路。明清为府。民国废府。
济州河――元在济州境内所开运河,即今运河鲁桥、安山段的前身。会通河完工后,济州河成为会通河的一段。
浑河――即今永定河。本名卢沟河,因河水浑浊称浑河;又因下游河道常有迁徙,称无定河(按陕北有无定河,是正式名字,此系别称)。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于成龙等疏浚改定河道,命名为永定河。
浔州一一唐分燕州置浔州,治所在今桂平东南。桂平一带有浔州之称始此。贞观即移治桂平(今县西,宋移今治)。清代尚有浔州府。明大藤峡瑶族起义,清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均在浔州府境内。民国废府。
浔阳――即寻阳。又唐以今九江市地为浔阳县,又曾以江州为浔阳郡。
律门、津沽――均天津别称。称门,因系北京门户;称沽,因天津本名直沽。
宣大――明宣府、大同的合称。
宣化――清康熙时改宣府镇为宣化府,辖今河北西北部内外长城间地,民国废府。原府治即今宣化县。 宣州――今安徽宣城古为宣州治所。隋灭陈后改南豫州置宣州。南宋乾道时升宣州为宁国府。 
宣武一一唐汴宋的军号。朱温于唐末为宣武节度使,治开封,后遂以开封为后梁都城。
宣府――明九边之一,总兵官驻宣府(今宣化),镇守今河北西北部内外长城间地。
宣城一一晋有宣城郡,治宛陵,即今宣城。隋唐有宣州宣城郡。(废州存郡则为宣城郡,废郡存州则为宣州。本表于隋唐常说某州某某郡,都属这种情形。)
室利佛逝――古国,七――十三世纪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即三佛齐。 
祖州――辽有祖州,治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西南石房子村。原为耶律氏世居之地。
祖法儿――古国,即佐法儿,在今阿曼的佐法儿一带。郑和曾至其地。 

胜州――隋分云州所置,治榆林(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北十二连城)。五代废。西夏曾置。
朐山――即江苏连云港西南锦屏山。秦于此置朐县。南朝宋废。梁置招远县。东魏改B9县。北周为胸山。
施州――今湖北恩施,古为施州,北周始置。清雍正时为恩施县。又设施南府,以恩施为府治。 
哀牢――今云南保山怒江以西,古有哀牢国。一世纪中叶,与东汉联系,受汉封号。汉于其地置哀牢县,在今云南盈江东。
帝丘――在今河南濮阳西南,传为颛顼古都。
恒山――隋改恒州为恒山郡,治真定(今河北正定南)。唐仍恒州,后改镇州常山郡。
恒州――①北魏迁都洛阳后,改旧都平城的司州为恒州。北周废。②河北之恒州,北周分定州置。隋唐为恒州恒山郡。后避唐穆宗讳,改“恒”为“镇”。五代先后为真定府、恒州、镇州。
恰克图――1727年中俄订《恰克图条约》于此,原本全在我国境内。订约后,以旧市街归俄,今仍名恰克图;旧市街以南新建之城,清代称买卖城,今属蒙古国,名阿尔丹布拉克。 
闽中――秦闽中郡治所在冶县(今福州),辖今福建全部和浙江宁海、天台以南。
闽县――隋改陈侯官县为原丰县,旋又改原丰为闽县,民国与侯官合并为闽侯县。 
前藏一―清雍正时将西藏的康部宁静山以东划归四川省,以西与卫部为前藏。1914年建立川边特别区,前藏仅指卫部。
美稷――西汉置美稷县,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西北。
娄江――即今浏河。又为江苏太仓的别称。 
娄县――秦于今江苏昆山东北置娄县,南朝梁改信义县。清顺治年间,分松江府首县华亭置娄县,民国并入华亭,华亭旋又改名松江县。 
娄山关――亦称娄关、太平关,在贵州遵义北大娄山中。
洪州――隋灭陈后置,治豫章。南昌称洪州始此。唐改豫章为南昌。南宋孝宗年号隆兴,因升洪州为隆兴府。元为路,改名龙兴。
洪都――南昌的别称,因系东南都会。
洹水――今名安阳河,从林县隆虑山向东流,经安阳到内黄附近入卫河。
洄曲――唐淮西拒命,屯重兵于洄曲。指今河南沙河与澧河会流处下游一带。
洙泗一一孔子讲学,在洙、泗二水之间。世因以洙泗为孔子教泽之代称。古洙水在今泗水县地合泗水,会流至曲阜北,分为二水,洙在北,泗在南。后世洙水改道入汶水,与泅水隔绝,故道已湮。今洙水在曲阜孔林东,西南流入沂水,其实是另外一条河。 
铭州――今河北永年,古为铭州地。掐州,北周置,治所广年,隋改永年,但故址在今县东南。
洛阳一一见名城专条。
洛涧――刘牢之败前秦军处,即今安徽淮南市东淮河支流洛河。洛涧又名洛水,按史书上常见的洛水有三,一即洛涧,一为今河南洛河,一为今陕西北洛河。
洛口仓――隋洛口仓又名兴洛仓,在洛水入黄河之口处,故名。在今巩县东北。 
洮州――今甘肃临潭,古名洮州,北周始置。

侯官――福建旧有侯官县,治今福州。“侯”本为“侯”,汉曾在此置候官。西晋因置此县。隋改闽县。唐又分出,后与闽县同城。民国并为闽侯县。
顺天――明建都北京后,改北平府为顺天府,治大兴、宛平(今北京市)。清中叶后辖境略小。1914年始废。改为京兆地方。
顺庆――南宋后期升果州为顺庆府,治南充(今属四川)。元为路。明清为府。民国废府。
顺昌一一宋政和间升颍州为顺昌府,治汝阴,即今安徽阜阳。金仍为颍州。
顺德一一元初升邢州为顺德府,旋为路,治邢台(今属河北)。明清为府。民国废府。
皇都一一契丹上京初建时称皇都,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东南。
泉州一一①西汉至北魏前期,在今天津武清西南,有泉州县。②隋灭陈后,改丰州为泉州,包括今福建全省,以后唐分建数州,辖境缩小。景云二年(711年)改原泉州为闽州,辖闽江下游地;而于晋江县(今泉州)另置泉州。宋元泉州辖晋江流域,并及金门、厦门、澎湖群岛等地。明清为府。民国废府。
禹州――明万历初改钧州为禹州,即今河南禹县。
禹王台――在河南开封东南郊,传为师旷吹乐处,亦名古吹台。 
须昌――秦置县。五代后唐改须城。在今山东东平以东的须城镇西北。 
叙州―一宋政和间改戎州置叙州,治宜宾(今四川宜宾东北)。元为路。明清为府。民国废府。
剑门――唐武则天时于剑阁东置剑门县。元度。
剑外――唐人以剑阁以南蜀地为剑外。
剑州――唐先天间改始州置剑州,治昔安(今四川剑阁)。南宋为隆庆府。元仍为州。民国为剑阁县。
剑南一一唐有剑南道,领今四川大部(不包括东部的南充、重庆等地)及云、贵、甘各一部,治益州(今成都)。又为方镇,从肃宗时起,更分设剑南西川、剑南东川两节度使。参见“东川”。
独石口――在河北赤城县北,明宣德间移开平卫于此。 
独乐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土拉河。三至八世纪中,铁勒各部居此一带。
饶乐――唐在奚族地区设置的都督府,治今内蒙古宁城西,辖老哈河上游与滦河中上游一带。
饶州――隋平陈后置,治鄱阳(今江西波阳)。元为路。明清为府。民国度府。
饶乐水――西拉木伦河古名。
胪朐河――见“怯绿连河”。

思恩――唐有思思州,明置府,治所在今广西武鸣北旧思恩。民国初改武鸣府,旋即废府。
幽州――①《周礼・职方》九州之一。②汉武帝十三刺史部之一。东汉治蓟县(今北京城西南)。辖今河北北部、辽宁大部、北京市、海河以北的天津市等。其后缩小。唐又为方镇,见“范阳”。契丹为南京幽都府。
幽蓟十六州――北宋末又称燕云十六州,石敬瑭割给契丹之地,在今河北、山西两省北部。十六州为幽、蓟、瀛、莫、涿、檀、顺、新、妫、儒、武、云、应、寰、朔、蔚。
科布多――科布多城,原在科布多河畔,1730年筑成。1763年迁布扬图河畔,现为蒙古国科布多省省会。1761年,乾隆派参赞大臣驻科布多,统辖阿尔泰山南北麓厄鲁特蒙古及阿尔泰、阿尔泰诺尔两乌梁海部落,受
驻乌里雅苏台的定边左将军节制。科布多遂为政区名称。两乌梁海被俄割占大部后,清廷设阿尔泰办事大臣,统率阿尔泰乌梁海的剩余部分(民国并入新疆)。1912年,科布多厄鲁特亦为受俄国指使的喀尔喀封建主所占。
钟离――秦以楚邑置县名钟离,在今凤阳东北。晋于此置郡,亦名钟离。隋唐为濠州钟离郡;参见“临濠”。 
钦州――今广西钦州,隋始有此名,治钦江,在今钦州东北。宋移治安远,即今钦州。明废安选入州。民国度州,州治为钦县。今为钦州县。原属广东,1965年划归广西。
复州――①北周置,治建兴(今湖北沔阳,隋改今名),唐后期移竟陵(今天门)。南末后期再移沔阳。元为沔阳府。②辽复州治在今辽宁复县东北,辖今复县地。蒙古废。 
香山一一①洛阳龙门山东之香山,唐白居易居此。②北京西郊西山有香山,主峰鬼见愁;⑧南宋绍兴末分东莞县置香山县,1925年改中山县。
重庆――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改恭州为重庆府,治巴县(今重庆市)。元为路。明清为府。民国废府。府治为巴县。1927年设重庆特别市,后改普通市。 
保宁一一元升阆州为保宁府,治阆中(今属四川)。民国废府。
保安――宋以延州永康镇置保安军,即今陕西志丹。
保定――元改顺天路为保定路,治清苑,即今保定。明仍为府,辖境小于元时。民国废府。府治为清苑县。今为保定市。 
保德――宋改定羌军为保德军,金为州;即今陕西保德。
信州――①南朝梁置信州,治鱼腹(今奉节东)。唐改夔州。②唐乾元时以上饶《今属江西>为治所,置信州。元为路;元末,朱元璋升为广信府。民国废府。 
信安一一①隋改端州为信安郡,治高要(今属广东)。唐仍为端州,②宋澶渊之盟后;改破虏军为信安军,在今河北霸县东北信安镇。金改为县。
信都――①秦在今河北邢台西南置信都县,项羽改为襄国。②汉在今河北冀县置信都县。又置信都国,后改广川国、信都郡。隋唐为冀州信都郡。这些郡(国)都治信都县。明撤销信都县,并入冀州。

峥嵘洲――在今湖北黄冈西北长江中的沙洲。东晋刘毅破桓玄处。
昭义――唐昭义军领泽、潞、磁、邢、铭等州,参“泽州”。
昭文――清雍正分江苏常热置昭文,取昭明太子读书处之意,民国仍并入常熟。
昭关――春秋时吴楚间要隘,在今安徽含山县北小岘山,其地两山对峙。传为伍子胥入吴所经。
昭陵――唐太宗墓称昭陵,在陕西醴泉东北五十里九峻山。又清太宗(皇太极)墓亦称昭陵,在沈阳北郊。
昭君墓――即青冢,在呼和浩特市南郊,大黑河以南。
昭莫多――蒙古语树木。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兰巴托东南图拉河上游南岸。清军破噶尔丹处。 
毗沙――唐在于阗国置毗沙都督府,属安西都护府。 
毗陵――春秋吴季札封地延陵,汉置毗陵县(今江苏常州)。晋置毗陵郡,治丹徒(今镇江东丹徒镇)。后郡与县均改名晋陵。隋唐为常州毗障郡。
郢――公元前689年,楚文王都郢,即今江陵西北纪南城,至前278年,秦白起破郢,为楚都四百余年。中间昭王一度迁若,惠王迁鄢,均暂时性质。但二地因而亦称为郢,江陵之郢亦称纪郢,以相区别。其后楚迁陈,迁巨阳,迁寿春,均称为郢。
郢州――隋以前的郢州一般指后来的鄂州,治所在今武汉市武昌。南朝宋从荆、湘、江、豫四州析置。隋灭陈,改为鄂州。另一郢州以今钟祥为治所,西魏始置。故在隋统一前的数十年间,两郢州并存,相去亦不远。钟祥的郢州,元升安陆府。 
郧――春秋时有郧国,在湖北安陆或郧县,为楚所灭。
郧阳――明成化时分襄阳府置郧阳府,治郧县。时在荆襄流民起义失败后,明政府在流民群集处增设府县,以加强统治。民国废府。
贵乡――前燕曾置贵乡郡,东魏于其地分馆陶县置贵乡县,在今河北大名东北。五伏后唐改广晋,后汉改大名。 
贵阳――明隆庆间改程番府置贵阳府。民国废府。
贵德――辽有贵德州,治贵德,在今辽宁抚顺北。蒙古废。
贵霜王国――大月氏贵霜翕侯丘就劫于公元一世纪上半期创立,至二世纪前期迦腻色迦时,成为中亚大国,北起花刺子模,东南有印度半岛西北部,都城布路沙布罗(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其后渐衰,五世纪为恹哒所灭。
显州――辽在今辽宁北镇一带置显州,治奉先(今北镇西南)。金升广宁府。 
昱岭――今浙江临安县西部天日山要隘,有昱岭关。
思南――明土司,后置府,治所在今贵州思南。民国废府。

轵关――轵道的关隘,见“太行八陉”。北齐曾在此筑长缄二百里。
临川――孙吴在今江西抚州一带分豫章设临川郡。本治南城(今南城东南),晋治临汝(今抚州西)。隋唐为抚州临川郡。
临邛――秦置县,在今四川邛崃。西魏在其地置临邛郡。隋有雅州临邛郡。唐析雅州,另置邛州临邛郡(雅州为卢山郡),宋为邛州,治所在临邛。
临江――①今四川忠县,汉为临江县。明初将县并入忠州。②东晋曾在今江苏如皋南置临江县,北周废。⑧今江西清江县西临江镇,宋于此设临江军,辖今清江等县。元为路。明为府。民国废府。
临安――宋建炎三年(1129年)升杭州为临安府。
临汾一一汉置临汾县,在今山西新绛东北,北齐并人太平县。隋再置临汾,在今市。隋为晋州临汾郡治所。唐改临汾郡为平阳郡。
临泾――西汉临泾县在今甘肃镇原南,从东汉到北魏,为安定郡、泾州治所。西魏废县。隋复置,在今镇原。唐元和中在此置行原州,五代、宋、金为原州治所。蒙古并入镇原州。
临城一在今山东枣庄市薛城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曾发生土匪孙美瑶劫火车巨案。
临洮――今甘肃岷县,古名临洮,秦置,西魏与隋末都曾暂改溢乐。秦长城西端在此。
临晋――战国秦汉的临晋在今陕西大荔东旧朝邑县东南。东汉末移今大荔。晋改大荔。北魏仍为临晋,又改华阴。西魏为华州(改同州)治所。
临海――孙吴分会稽所置郡,治临海(今属浙江)。隋唐为台州临海郡。
临茁――“茁”亦作“淄”。在今山东淄博市东北旧临淄。西周、春秋、战国齐都。初名营丘。子城周十里,大城四十里。
临湘――从秦至隋,今长沙为临湘县。隋改长沙。
临潢――西拉木伦河古名潢水,契丹上京临潢府即因而得名。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东南波罗城。
临濠一一元曾改濠州为临濠府,治钟离(今凤阳)。明初为中都,旋改凤阳府,治凤阳。
临晋关――蒲津渡口要隘,战国魏筑关,在今陕西大荔东。后有蒲津关、蒲关、大庆关等名。
临渝关――即渝关(山海关)。
哈拉和卓――约元明之际所建城堡,在今吐鲁番东南六十里,堡之西南有汉唐高昌城故址。
峡州――北周改拓州置,在长江三峡之口,治夷陵,辖今宜昌等地。明为夷陵州,即今宜昌。
峡路――宋分西川路置,治兴元府(今汉中)。后又分为利州、夔州二路。
蛲关――在今陕西商县西北。刘邦绕此关进至蓝田南。


相关评论

华夏吴氏网QQ交流群:85987924   站长QQ:116539779   吴氏网公众号:cwu2015     世界吴氏公众号:worldwucom

  粤ICP备13015218号